教师教学开题报告(精选3篇)(第4页)
本文共计76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近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尽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效果仍不理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改变耗时低效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文课程复杂的原因,有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原因,也有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欠缺的原因,还有教学策略选择不恰当以及对学情把握不准等原因。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教学环节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细读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还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足的学习研究时间。有效阅读教学是解决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迫切要求,开题报告《跟岗学员开题报告之二》。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的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以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广泛收集整理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在重新审视教学现状,反思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科学借鉴、实践比较、形成适应小学生的教学实际,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一套较为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从师生的现状出发,从教师语文有效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出发,积极探索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方法与策略,力求达到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二)主要内容:
1、探索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这些策略的步骤和特点,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
2、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3、增强教师有效阅读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有效策略的能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步骤针对可能影响学生有效阅读的各项因素进行详实调查,准确定位所调查学生的现状及症结所在。
2、行动研究法,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研究实际情况调整研究内容、方法、程序等。
3、文献研究法,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借鉴各种教育书籍,报刊杂志中介绍的理论和经验,多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中把实践的经验形成报告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
5、实验观测法,通过对有效阅读效果的观测作出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效果的进一步评判。
五、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年6-8月)
1、完成课题申请工作事宜,争取通过立项研究;
2、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工作计划;
3、建立课题学习研究活动制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1、组织课题组教师定期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及课题主要负责人跟岗学习活动。
2、课题研究成员积极开展实践课研讨活动,在实验中寻找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方法、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撰写论文,做好各类资料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5月)
总结阶段继续开展教改观摩课研讨、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总结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并汇集成册,如教学案例集、教师论文集、教学课件集等,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研究措施
1、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①完善课题管理体系:学校课题组--年级实验小组--教师个人研究。
②成立校级课题研究小组,负责学校所选课题的研究和管理。
③加强课题研究的中期检查和评估。
2、加强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
①通过教研组活动、学校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有关课题研究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提高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同度和参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