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精选金工实习报告范文(第16页)

194 次下载 44 页 7729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十月十二号的早晨,阳光还未铺洒满广石化的校园,空气格外清新。怀着对接下来三个星期金工实习的憧憬,我提前来到了校内金工实习的地点,准备开始第一天的实习。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实习内容是数控铣床。

  说实话,当第一次站在室内一台台散发着机器特有的味道的数控铣床的前面,我激动万分。以往,这些机器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看到它们通过人为输入指令然后准确快速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当时我就好奇它的操控和原理,并有过自己亲身操控的想象。如今,面对着着一台台包着厚厚铁板的机器,我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了。

  当然,再如何激动老师也不可能立刻让我亲手操作的。按照常例,一名老师先缓缓向我们仔细讲解了数控铣床一些功能及操作,然后不厌其烦地教我们程序的编写,再让我们观看一遍老师操控数控铣床生产所需要的工件。经过了一番理论知识的狂轰乱炸,又目睹了一件工件的完整生产,老师们终于让我们自己分小组操控数控铣床做出工件。

  手脚不动只用耳朵听,眼睛看的理论接收模式无疑是让人痛苦的,但这个过程却是对于接下来顺利成功操控数控铣床的结果是密不可分的。

  在认真听完、看完老师的讲解与操作后,我开始操控数控铣床。我的手动能力自小就是比较强的那种,所以在几次捣鼓后,我已经了解机器的操控与运作了。按照老师教的编程方法,我很快就编写出程序让机器做出自己想要的工件。

  从头到尾,这数控铣床都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我想,大概是我之前认真听懂了老师讲解这部机器的方方面面吧。就像平时做物理实验,我总是能快速并规范完成实验内容,离不开我在做实验之前认真听老师讲解和仔细看老师示范。

  突然,我也好像有点明白中国的应试化教育。十几年来,我们接受的理论知识时间远远大于实践操作时间。这个问题无疑是一直以来被人们诟病的。人们认为这种教育使孩子们成了只会舞文弄墨的书呆子、“高分低能儿”,其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塌糊涂,更别提以后工作能干出什么卓越的成绩。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

  就我而言,如果没有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理论灌输,我是绝不可能如此快速熟悉这数控铣床的。在即将操控着数控铣床的时候,我首先能快速将老师讲解的操控方法理解并记忆就与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离不开关系。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我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能够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并且能在只言片语中举一反三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在接下来的数控铣床实习中更加迎刃有余。

  人生匆匆不过几十载春秋,真正动手做的时间有很长很长,但真正潜心学习知识的不过十二年,而我的这宝贵的十二年,已经结束了一年有余了。

  言归正传,由于掌握了数控铣床的操控要领,我们小组很快在规定时间内就做出了精美的考核件,带着满意和自信,第三天,我便顺利到了另外一个车间实习。

  第三天学习的是电火花数控切割机。原本,看着那一条细细的黑色的不知名金属线,我心中充满了疑惑,难道,这根这么细小的金属线能用铁柱磨成针的方法切割金属?但,铁柱磨成针的寓言毕竟是教育我们有恒心方能成功的道理,寓言真假自不用计较。但,工业生产应该是讲究的,它要求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合格的产品,而铁柱磨成针的时间成本太高,无疑是不可行的。

  带着满心疑惑,我认认真真听老师给我们讲解这部机器的理论知识。

  原来,电火花数控切割机,美名其曰,便是通过编程操控机器,利用电火花切割金属材料的机器。这将我之前的疑惑一扫而空,仿佛满天黑压压的乌云,忽然刮了阵无比强劲的大风,一下子现出了湛蓝的天空。

  根据老师说的,这电火花数控切割机的发明也不是偶然的。过去,在人们普遍使用上电的时候,有些人留意到了插头上有时莫名变黑。这不起眼的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也就发现了也就罢了,但这一发现对于某些喜欢寻根问底的人来说,他们是要究其因果的。

  嘿!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显微镜下寻找到了根源。显微镜下,原本普通的金属表面是平整的,但出现黑色的金属表面却是坑坑洼洼的。

  原来,金属插头上偶尔的黑色是由于金属被“烧焦”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人们是知道的,金属可以导电,但不会被电“点燃”。否则,电线会突然着火引起火灾,谁还敢用电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