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论《曾国藩家书》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开题报告(第3页)

本文共计68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可以广泛搜集与所研究内容相关的信息;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以在网上获取及时更新的信息。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研究法:通过对《曾国藩家书》教育思想的研究,从中借鉴适合我国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推动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9年6月上旬—7月中旬:确定选题,收集和认真研读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2019年7月下旬—10月25日:细致研究文献、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的第一稿,提交导师审核、修改。提交初稿日期:2019年10月15日——10月25日。

3.2019年11月—2019年12月25日:在吸取导师指导意见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一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提交导师审核、修改。提交二稿日期:2019年12月15日——2019年12月25日。

4.2020年1月—2020年3月1日:吸收导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完成第三稿,提交老师审核。提交三稿日期:2020年2月20日——3月1日。

5.2020年3月—4月清明节前:学生对论文进行最后修改,定稿。

6.2020年4月清明节后——五一劳动节前:完成三方评审及答辩。

7.2020年5月上旬——5月中旬,修改答辩稿,提交存档稿和查重报告(纸质和电子版)。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李丹蕾. 《曾国藩家书》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8.

[2]路振艳. 曾国藩家书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西华大学,2018.

[3]侯倩雯. 《曾国藩家书》中的家教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4]张亚丽. 裴斯泰洛齐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8.

[5]沈萌. 《曾国藩家书》的伦理思想及现代启示[D].河北经贸大学,2018.

[6]彭博.《曾国藩家书》中的德育思想研究[J].语文建设,2017(21):55-56.

[7]刘文静.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8]余荣荣. 曾国藩子女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9]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

[10]苏瑞. 曾国藩家庭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浅论[D].贵州师范大学,2016.

[11]董宇擎. 曾国藩家风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12]李良玉.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13]赵越. 传统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镜鉴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14]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第十五卷[M].北京:线装书局,2015 :254.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附件: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和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结尾均以“.”标注。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被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为准,应将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不得将参考文献标示置于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处。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1923-1927.

[2]Mao Xia, eta1.Affective Property of Image and Fractal Dimension[J].Chaos,Solitons&Fractals.U.K.,2003:V15905—910.

(2)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4]T·Parsons,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Free Press, 1961,P36-45.

(3)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5]毛 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