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第12页)

本文共计40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班级合唱比赛

  充分展示一个学校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老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搞班级合唱比赛了。无论是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锻炼、促进和提高的机会。其作用和影响远远大于校一级的合唱比赛。通过比赛,老师会下足了功夫,花足了心思,更多的了解班级学生演唱的整体情况,合理分工。丰富歌曲的表演、演唱形式、伴奏等等。显示老师对合唱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学生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一少部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每一个学生。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7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以国外的经典音乐为例进行教育,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音乐水平,并引导学生挖掘其蕴含的意象。利用国外的经典音乐进行教育,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育素材,也降低了我们教育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可首先介绍一下音乐的创作背景,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演奏教育,并在演奏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音乐曲调、节奏来挖掘音乐所要表达的意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鼓励学生独自进行音乐的演奏练习,然后学生在演奏中自己总结音乐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意象,继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学生的理解力上升了,对音乐的感情脉络将把握得更加准确,其演奏的音乐也就越容易感染他人。不过,最开始的曲目不应过难,因为过难的曲子既谈不好,也没有精力展开联想,要采用循环渐进的教育手段。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吸纳式学习向主动学习、探索式学习转变。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制力、认识水平有限,如果在音乐教育中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很快散失,而课堂的设置是音乐教育的重点,所以课堂的设置要注重趣味性的提升。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轻松愉快、互动性强的音乐进行教育,吸引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老师可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即兴改编,把学生熟悉、感兴趣动作和音乐融入到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育活动的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避免单纯经典教育案例带来的枯燥感。

  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音乐是一门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情感意识浓厚是音乐的特点。尽管戏剧、舞蹈、绘画、诗歌、雕塑、文学等同样能表达和激发情感,但音乐更加的直接、纯粹。当我们欣赏一首乐曲时,我们的视觉一接收到音乐信号,我们几乎能立刻产生感情的认同,这个过程没有思考、没有观察也几乎不要任何的知识,我们的感情跟着音乐的节奏、音色、旋律、和声不断地发展和互动。也就是说,我们对音乐情感化的欣赏方式是无需分析、讨论、理解,感情的获得是直接体验而不是客观的理解。比如,在不知道作曲家的名字、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如火上爆发而迸发出的“热情”,因为钢琴短促果断的节奏、快速流动的音型把这种“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与绘画艺术相比,音乐不能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对象;与文学作品相比,音乐不能准确地表述概念,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音乐艺术的魅力是无可替代的,因为音乐在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感情体验激发得更加直接,也更加鲜明生动。本文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使得不同文化下的音乐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小学教育服务。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8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步伐似乎仍然还没有跟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直以来我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这个学科也一直存在偏见,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分配不均,基础建设有待完善,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选择不当,都容易使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音乐教育。不仅如此,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相应地减退,这些都是当下音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