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第18页)

本文共计41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3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目前是我国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渠道,担负着培养合格基础音乐师资的重任。然而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低下,无法尽快融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在我国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自20x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开始到20xx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再次颁布已经进行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间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转变着旧有的教育观念,不断吸收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然而,当高校面临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时却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不仅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决定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虽然我们的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何调整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各高校还未能找到一个能够得到共识、推而广之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对本专业的发展尽一番绵薄之力。笔者认为,要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明确专业方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参照专业音乐院校,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很忽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是能够从事基础音乐教学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非从事音乐表演的专门人才,这一点和专业的音乐学院有很大的出入。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首先应该以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基本点,追求的应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依靠的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广博,教学理论与技能的积累,而不仅仅是某一项专业技能的精深。这一观念目前在我国部分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中有了一定的共识,然而以下两类人群思想的转变也将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首先是教师思想的转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多来自各专业音乐院校,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着美好的追求,然而他们大多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解并不透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行分科教学,各专业教师往往各自为政,教师只关心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很少关注学生在各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融会贯通,更不会注意基础音乐教育与自己的专业有着怎样的联系。因此,只有各专业教师清晰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才有可能主动将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其次是学生思想的转变,据笔者多年在高校音乐学院执教的经验来看,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多以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荣,上得舞台或上过舞台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儿,因而多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花费功夫,然而他们忽视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专业技能比不过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教学技能也相当欠缺。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建议在该专业学生进校之初便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培养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这样既使他们的学习有了动力,又不至于迷失了学习的方向。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加强音乐教育类课程

  目前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践的几个部分,除了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践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多数高校目前只开设了一门必修的音乐教育课程,课程名称主要为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学、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有少部分院校开设了一门以上必修音乐教育课程,有的院校还开设了少则一门多则四五门的选修音乐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多为必修课程的扩展,如中外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等。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将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音乐教育课程必将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趋势。然而单纯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的提高,怎样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适用的音乐教育课程才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因此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是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各类课程中是否真正占有核心地位,各音乐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否贯穿于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始终,该类课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一致重视;二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真正贯彻了“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如果开设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仅仅是数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音乐教育课程必须紧紧地围绕胜任基础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来,必须注重实用性,笔者建议可开设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演奏、中小学音乐课课例鉴赏等实用性课程,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三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许多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借鉴了国外一些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并辅以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然而基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却几乎没有,学生只能运用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设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