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41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结语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探究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明晰培养目标是对培养模式探究关键所在,有了清晰的培养目标就有了正确的导向,才能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继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合乎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丰富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则是强化音乐知识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是巩固理论完善职业素养的有力保证。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则能及时地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动态和自我不足,适时地作出调整以更好地完善自身。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以期培养“以人(生)为本”音乐教育理念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演唱、演奏、示范、解读)、良好的职业能力(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卓越中学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0

  针对音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要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放在首位,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就业。

  由于毕业生实习是就业工作的前奏,是检验音乐理论与技能以及个人综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所以,指导好实习教学,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提高就业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情况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现状

  (1)实习缺乏足够的时间;(2)实习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安排;(3)实习缺乏实质性的管理与指导。

  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毕业生文化素质较低,艺术素养不高;(2)部分毕业生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呆板,模式单一;(3)部分毕业生教学视角狭窄,缺乏音乐基础教育的观念;(4)部分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及时调整到位;(5)部分毕业生容易忽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艺术课程改革使高师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一方面遭遇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是高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扩招对就业形势影响较大;(2)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较少;(3)择业观所造成不平衡性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评价自我

  (1)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首先,高师毕业生应树立“有奋斗,有贡献,才有发展”的观念。其次,学校应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毕业培养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是实施就业引导工作的灵魂工程。

  (2)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首先,毕业生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其次,毕业生要在普通的工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学习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3.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角色认同感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所担当的社会任务,以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为杠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明确自身定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实用性,有效缩短师范生与中小学音乐教师两种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1

  一、加强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期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钱学森说:“只注重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爱因斯坦也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