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集合15篇(第23页)

本文共计440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对于音乐教育类课程来说,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绝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和音乐技能课程、音乐理论课程协同作战,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技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课程应改变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开发各种实践形式,比如课例鉴赏、教案写作、中小学音乐课情境模拟、微格教学、说课实践等等,总之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

  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可以说是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传统的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主要是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实习与实作,一般安排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第四学年,无论从实践的形式还是渠道来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来说都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进行模仿式教学。比如音乐教育类课程,以笔者长期执教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教育观念、教学规律,最终培养学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在这门课程中,笔者不仅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开拓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从教材分析到教案写作再到课堂实践,学生从模拟的环境中教学实践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再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史等音乐理论类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截取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上网收集资料→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进行引导与补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音乐技能类课程,无论是钢琴、声乐还是器乐,需要的是综合性技能的运用,最忌讳的是学生一味埋着脑袋学,有时候更需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学?学习内容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遇到问题是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都需要老师引领,如果适当开设一些技能类的大课,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机会,让高年级同学在初始入学的大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无疑会得到提高。二,提供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多是单一的音乐技能的展示,如钢琴、声乐或其他器乐,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必备技能,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音乐技能的能力,也将有利于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三,建设教学实习基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当前的情况是集中实习少,分散实习多,实习时间短,不易老师指导。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一至四年级的实习目的与任务分阶段细化,学生可以分不同的阶段在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实现双方互赢。

  总之,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应用型大学必须解决的问题,20xx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进行了改革,今后高校师范类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而教师资格考试就包括了对学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视。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渠道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都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笔者以己之经验提出的以上四点建议仅是培养该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一个较初略的框架,还需要许多细化的工作,才能将该专业的学生真正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