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论文集合15篇(第22页)
本文共计440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加强音乐教育类课程
目前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践的几个部分,除了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践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多数高校目前只开设了一门必修的音乐教育课程,课程名称主要为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学、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有少部分院校开设了一门以上必修音乐教育课程,有的院校还开设了少则一门多则四五门的选修音乐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多为必修课程的扩展,如中外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等。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将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音乐教育课程必将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趋势。然而单纯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的提高,怎样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适用的音乐教育课程才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因此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是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各类课程中是否真正占有核心地位,各音乐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否贯穿于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始终,该类课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一致重视;二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真正贯彻了“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如果开设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仅仅是数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音乐教育课程必须紧紧地围绕胜任基础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来,必须注重实用性,笔者建议可开设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演奏、中小学音乐课课例鉴赏等实用性课程,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三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许多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借鉴了国外一些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并辅以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然而基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却几乎没有,学生只能运用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设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第三、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程融合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音乐技能类课程、音乐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每一类课程对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课程各自为政、互不融合,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些课程必须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对于音乐技能课程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技能课程的目的,音乐教育专业学习音乐技能课程是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还是以当教师为目的,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然而许多学生对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未弄明白,总是把他们所谓的专业摆在首位,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虽然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都设置了主修课程,殊不知这仅是音乐教育专业一专多能的需要,而远不是上舞台当表演家的需要。而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师总是希望他们的学生在专业上有所发展,总是用专业院校的方法和标准来要求他们,以至于很多学生虽然唱了一些大型歌曲或歌剧选段,演唱简单的少儿歌曲时却束手无策,虽然演奏了一些较大型器乐曲,进行简单的儿歌弹唱却一筹莫展。正由于这些原因,许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技能上既达不到舞台表演的标准,又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音乐技能与知识应用于音乐教学,缺乏音乐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居于以上情况,音乐技能课程的教学除了技能技巧的学习之外,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能技巧,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规律,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如何将学习所得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其次应开设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紧密的技能性课程,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儿歌表演唱、小型课堂乐器演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
对于音乐理论课程来说,除了少部分有志于将来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学,大部分学生都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枯燥无味,又不能像技能课那样用于音乐表演,学习完全是迫于考试的压力。然而不要说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有赖于音乐理论的学习,就是从音乐教师需要的综合素养来看,对音乐本体的分析、音乐相关文化的掌握无不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底,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音乐教师中的“巧妇”,广博的音乐理论知识就是“巧妇”手中的米,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音乐理论知识的建构,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宛如空中楼阁。因此,首先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可改变仅由教师讲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笔者在所任教的音乐鉴赏课程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学生最开始在面对教材一大堆文字叙述中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照本宣科,经过不断的实践,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源寻找教学音像资料,面对网络一大堆参差不齐的音像资料,学生由最开始不会辨别到后来能够找到艺术水平较高的音像资料,可以说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将来寻找教学资源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