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古典音乐论文(第12页)

本文共计351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结语

  中小学学生自我意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意象的形成加以积极影响,通过各种方法构建积极自我意象,如“聪慧”、“富有魅力”、“高雅”、“博识”和“专业”等,使学生对学习、欣赏古典音乐形成积极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以此为垫脚石,逐步强化这一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去探索更深奥、美妙的古典音乐的憧憬。

古典音乐论文(第12页)8

  论文关键词:

  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情感导入 情境创设 综合

  论文摘 要: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在学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音乐教学要创设与乐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创作、演唱、演奏最终是为了听。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项音乐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欣赏来进行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不断渗入,很多新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甚至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形式冲击着现代人群。在我国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关于文化传承和弘扬音乐的要求”。[4]念着RAP踏着青春动感脚步而来的周杰伦;火辣的、席卷了半个地球的“韩流”,我们的下一代面对如此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还能容下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吗?

  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这并不能抹煞本民族文化的灿烂成就,相反,我国民族文化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而且应当被我们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彩、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的歌唱等活动中只能接触到其中的一少部分,音乐欣赏则可以让学生熟悉、了解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在这个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欣赏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阳关三叠》、《渔舟唱晚》、《梅花三弄》时,我们采用情感导入、情境创设、艺术综合三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

  一、情感导入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2]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教师应有立足于学生情感、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有浓厚兴趣,课本上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瞬息万变的精神需求,既然我们无法阻挡流行音乐对校园音乐领域的侵入,何不顺水推舟,用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并教会学生选择健康的、适合自己年龄的音乐。对于校园流行音乐,与其进行适得其反的遏制,不如正面引导。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七言格律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原诗是:“渭城朝雨浥轻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关外的朋友恋恋不舍的情谊,寄托了对友人无限的关爱之情。

  本课的导引,我是这样设计的:

  导引:播放通俗歌曲,周华健演唱的《朋友》。

  师:你们怎样理解“朋友”这个词语?

  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人对朋友的情谊。

  播放合唱《阳关三叠》,对比:古人和现代人对待友情的方式。

  古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代人——一生情,一杯酒。

  古人一句“劝君更进一杯酒”既显出豪气,又道出对友人的不舍,如今的“一生情,一杯酒”,又是对友情的一种感悟:朋友之情犹如杯中之酒,越久越浓。二者都把友情寄托在了酒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