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本文共计29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在婴幼儿中仍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因患儿的头皮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且静脉窦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穿刺的。但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谈何容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注射技巧
一、不显露静脉
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2、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二、脆弱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三、空虚静脉
大出血或失液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此类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四、活动度大的静脉
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五、表浅细小静脉
女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六、成人头部骨缝静脉
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七、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较细,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第一步:血管选取
穿刺前剃掉头部穿刺点周围毛发,面积要大,既能较清晰地暴露穿刺血管,又利于穿刺后胶布固定。选择血管时,应尽量避开骨隆突处的部位。手指轻轻触摸血管,选取深浅以及粗细均适中的静脉血管,并将其作为穿刺血管。
第二步:静脉穿刺
1.固定体位: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部,轻压双肩及双膝,不让患儿蹬腿。这一步相当重要,最好由另一名护士来做助手。如果由家长来协助,由于家长往往心疼小孩,要事先做好沟通,使其有心理准备。
2.穿刺进针:常规备皮及皮肤消毒后,注意绷紧皮肤,在选定的血管部位,以 10°~15°的角度进针。选择穿刺进针点时要注意在血管走向平坦处进针,一定要避免在凹处进针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过程中,注意控制进针的角度与力度,避免穿刺失败。
备注:进针的角度一般 10~30°,额上静脉进针的角度为 10~15°,两侧颞浅静脉进针的角度为 15~20°,耳后静脉适合 15~30°进针。
3.平行送针:当针头进入血管腔时,稍有落空感,此时可见少量回血,略降低角度,采用平行推针法,将针头缓慢推进些许。
提醒:如果血管过细,或者患儿因呕吐、腹泻致血容量不足,穿刺时常无回血,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又落空感,可回抽注射器往往有回血;如没有回血,试推顺利,局部无肿胀,提示穿刺成功。这一步要掌握好一快二稳的原则,即针头进入皮肤要快,进入血管要稳。
4.退出针芯:退出针芯些许再继续送管达预计长度,退出针芯,用生理盐水冲管。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
(精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