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3篇[经典](第3页)

本文共计419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如果但愿到达实时可视,实现远程零距离的“面对于面”的沟通效果,咱们可以在政府的中心机房安装北电MCS五一00(多媒体通讯服务器平台),该平台采取服务器以及用户端(Client/Server)的结构在IP网络上支撑动态可视、实时语音以及IP的传输等功能,为电子政务构树立体人道化的网络平台。此外,MCS五一00产品也能够做为中间件与电子政务的利用相结合,在相干的利用中添加“可视匡助”的按键,实现远程“零距离”的动态可视、可据说、可进行页面推送、文件传送的立体网络平台,解决电子政务利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文秘站:解除数字鸿沟的障碍。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篇3

  摘 要:本文首先对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以往研究经验,设计了针对北京市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并根据该评价体系对北京市所辖的各区县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到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北京电子政务论文

  1.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价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是根据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运行、管理和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电子政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政府电子政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然而,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忽视社会效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缺乏定量评价、评价方法不够灵活等误区[1],极大地影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进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评价角度

  2.1 基于公众满意度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是基于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因此,确定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程度是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基础。学者们依据技术接受模型方法得出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自我服务能力、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互动等方面[2-5];史达[6]根据顾客满意度理论确定了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信息、互动性、公众满意、政府形象和公众忠诚是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关键指标;C.Lee[7]等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从政府的公众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在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需求的满足程度、互动交流和分段服务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陈强、赵钰[8]对推荐净值理念(Net Promoter Score,NPS)进行分析,认为NPS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补充指标;刘燕、陈英武[9]同样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确定了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不同的是,二位学者运用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进一步证明了公众满意度同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低的预测误差。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选择方法 评价指标 补充指标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自我服务能力、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互动 推荐净值

  顾客满意度理论 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信息、互动性、公众满意、政府形象和公众忠诚

  客户(公众)关系管理理论 需求的满足程度、互动交流和分段服务

  2.2 基于服务能力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是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政府服务能力对电子政务进行评价,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发展以及电子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不同的方法,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有不同的选取方式,H.Hussin [10]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选择服务透明度、服务质量、信息质量为评价指标,尹怀琼等 [11]同样基于这个理论将评价指标选为企业认知维度、企业互动维度、企业价值维度、企业满意维度;K. Karunasena [12]从公共价值理论出发选取公共服务、服务效果、公民信任、服务的有效性为评价指标;胡广伟[13]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政府服务分为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动态能力三个维度;闫培宁[14]根据技术接受模型,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的构成与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将评价指标选为信息咨询、政务服务、沟通反馈以及网站应用情况。具体指标选择如表2所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