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交际的语用原则探析(第5页)
本文共计126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同一个人,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因情景语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个人觉得房间空气不好,想请求他人打开窗户时。他可以说:
“Open the window,please!”
而在另外一种场合,他的话语又可能变为: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在这里,它们的语旨是不同的,第一句话是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亲近;而第二句话则是表示委婉请求的疑问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陌生。但这两句话的语场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请求对方打开窗户。它们的语式也是相同的,都是采取口语交际的方式。
三、情境因素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1、语场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场是有关交际的目的和主题的东西,即交际为什么会发生(why),它是关于什么的(about what)。语场可分为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网络交际语言是属于后者。因为,
网上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匿名基础之上的,参与者是以自己在网上的绰号而存在,并且通过打在屏幕上的文字符号与他人交流。因此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摆脱了真实生活中地位、身份、职业等的约束。这种平等的网络交往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在互联网上聊天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他们面对的是键盘和屏幕,因此交流时的面部表情、语调、姿势、语气都被省略掉了。网络交际的这种特殊性使网络交际者既无法真切感受到交际双方所处话语情景的气息,也无法借助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补充、完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的不足。因此若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现实交际中的面部形态,不断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充满怪异情趣的表情符号,以期望获得接近现实交际的丰富生动的效果。
在现代的网络中,人们加入某个社区不需要一个真实的身份,由于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份、籍贯、性格等都可以是虚拟的,所以网民们会很容易地进行思想交流,倾吐自己的心声。他们并不害怕对方会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人,因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相互熟悉的交际者也能变成陌生人,网民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而变换自己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等基本资料,一个人也可以拟订几个不同的网名与别人进行交谈。网络所带来的一种平等使得一部分虚拟的热衷者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交际双方不会受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身份、地位的牵绊,因此会把网络当作可以随意宣泄感情的平台。网络中很多交际者抱着放松心情和打发时间的目的,带着娱乐的态度进入网络交际圈的,交际者这种特殊的心态会对网络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网络上对交际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时仅仅凭借对方的网名来选择交际对象。因此起一个新颖独特、新奇古怪的网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此外。在网络聊天中对待交际对象的态度也很随意,当一方对正在聊的话题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另一方很乏味而不愿意和他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不说话,对方问话也可以不回答,交际对象可以随意地抛弃别人,也可以被别人随意抛弃。在网络交际中。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已经销声匿迹。网络交际的隐匿性使得交际主体可以在匿名情境下进行交往,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不再成为交际的障碍。网络交际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正如Farfeleder所说:“Stepping into o bar islike accessing a chatroom:daily routine and stress are fading away;it is dark and cozy。and you can bc yourself more thanwork。In chatrooms,people hang around just like in a bar,theyget themselves drinks,they leave for the toilet(they might even announce these actions as in real life),they interrupt a longer discussion with one person for goodbye to someone who is leav—ing。”
2、语式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式是指进行交际的手段——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即交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语言交际有两种媒介:声音(口语)和文字(书面语)。在这里,我引用David Crystal的一段话来区别口语和书面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