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经济区城镇体系与城乡关联发展探索
本文共计36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川东北经济区城镇体系与城乡关联发展探索
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点,小城镇是周边农村地区和大中城市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川东北经济区城镇体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客观评价了川东北经济区的城镇等级规模与结构功能及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城镇体系优化途径,以促进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目的,从空间角度探讨了城乡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城镇体系;城乡协调;川东北经济区。
1、川东北经济区城镇体系概况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达州、广安、遂宁、广元与巴中6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辖26个市县。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该区域的各级城市是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要想谋求整个区域的效益最大化,就要在各级城市充分发挥其增长极的集聚扩散作用下,通过城市与区域的紧密关联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2、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与结构功能分析
2.1、等级规模特征
依据2014年国务院对城市规模划分的新标准,将各市县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规模(见表1)。
表1川东北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2012)
川东北城镇等级规模具有如下特点:共有6座地级城市,辖26个市县,缺失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中等城市2座,小城市29座,其中Ⅰ型小城市(20~50万)10个,Ⅱ型小城市(<20万)共19个。2012年城市首位度为1.2557,四城市指数为0.5069,十一城市指数为0.2155。与2005年相比较,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及十一城市指数均略有下降(见表2)。按照城市位序—规模的原理,正常的四城市指数为1,城市首位度为2,但川东北经济区城市规模的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均小于这个标准,表明首位城市发育不够。可以看出,川东北经济区城市体系呈现双极型,首位城市的优势不明显。该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欠缺特大城市、大城市层次,只有2个中等城市,小城市,尤其是Ⅱ型小城市所占比例较大,整个城镇体系与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结构差别较大(见图1),严重阻碍了发挥川东北经济区城镇群整体优势,更不利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表2城市首位度、四城市和十一城市指数
图1川东北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示意(左)与
2.2、结构功能分析
遂宁、广安、达州对所辖县市的作用强度较大,广元居中,南充最小(见表3)。这与南充市作为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距离较远有关。这就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心城市和周围县市的相互联系与合作,促进区域内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发展。
表3六城市对所辖县市的作用强度人口:万人GDP:万元r:KM
从川东北经济区6城市之间的作用强度来看(见表4),广元和达州作用较弱,巴中和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相对最弱。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更不利于区域内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发展。
表4六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
2.3、空间结构分析
川东北经济区范围内有32个市县,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包括6个地级市辖26市县,广元、达州、南充、遂宁、广安、巴中为地级市,其中南充被其他五市包围,处于整个经济区的中心。达州为四川东向开放门户城市,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南充和达州2012年GDP均超过1000亿元,是该经济区内人口规模最大的两个城市,达到了中等城市的标准。未来可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广元和巴中俗称“川北门户”,广安位于川东北,是省内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是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地级市,被重庆纳入1小时经济圈。遂宁东邻重庆,西连成都,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处于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上。
和全省城市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之处在于,该经济区内城市也呈沿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其中,宝成线途径广元,成达线途径遂宁、南充、达州3市,广安则位于襄渝线上。同时,四川省境内有多条大江大河流经,据统计,四川约有95%的城镇分布在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河线上,该经济区内南充、广安、广元、巴中就沿河发育。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
(精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