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管理论文(精选8篇)(第2页)
本文共计237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是指产品具有的技术特征,不是后来认为附加的内容。“固有特性”限定了产品的质量范畴。“满足要求的程度”是指将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要求相比较,根据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对其质量的优劣做出评价。
质量管理是对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二)质量过程控制的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须从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5大要素入手进行控制,他们包括:
人员:质量管理是一项全体员工参与的管理。
机器设备: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各类工具。
原料:制造产品所需的各类原材料。
方法:产品制造的方法与要求。
环境:产品制造的必要环境要求。
二、某制造公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某制造公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加强产品品质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强了对公司全体员工品质概念的培训、对工艺和品质要求进行了一定的完善、通过绩效考核强化控制落实,在品质的提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以往较落后的品质管理理念,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质量成本意识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即质量工作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质量改进费、工资等; 鉴定成本包括检测试验费、工资、办公费、检测设备折旧和修理费等;内部故障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等;外部故障成本包括索赔费用、退货费用、保修费、诉讼费、产品降价损失。
在产品质量的控制上各部门缺乏质量成本的意识,在其他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降低成本的目标,唯独没有提出如何从提高产品品质上来降低成本。由于质量问题,有大量的返工和问题产品被重复检验的事件发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员工抱怨不断,产品质量仍得不到保证。
(二)以事后控制为主
公司的质量管理重视事后检验,客户的投诉作为重点来进行质量的控制,处于被动的在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问题。从各条线来说也多是被动的在等待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月没有出现内部或外部投诉,就没有人去关注和分析,自认是很好,但一旦出现投诉就会相互推委,忙于应付客户的追诉。虽然在应用8D报告的形式处理质量问题,但大多流于表面,以应付客户为主。很多投诉由于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而多次遭到顾客的投诉,退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公司虽有制定了一些列的品质控制要求,但各部门在过程的执行中大多没有很好的执行,尤其是在各个环节的过程质量控制中。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品质要求不严,存在过度依赖品质部门和下道工序质检员的现象,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更有一些员工当出现质量问题后为逃避责任而掩盖问题,致使当发现问题时已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有的甚至已经流入到客户的手中,增加了公司的质量成本和信誉成本,给公司造成很不良的影响。其次管理层在品质管理上也明显的把关注点主要放在了应对客户的投诉上,而不是在如何提高和加强过程控制上做文章。同时在生产中还存在很多客户投诉的问题并不在我们制定的质量控制范围内,与客户的品质要求存在明显的脱节,造成接到投诉时措手不及。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篇2
摘要:
本文对安徽正远科技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介绍,找出该公司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质量管理概念界定
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组织设定的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执行计划,通过组织的指挥和协调来达到产品的质量控制目的。
2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