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插花艺术的审美表征论文(第2页)

32 次下载 2 页 234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 逍遥之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想得心中之宁静,需以一种澄净淡泊的审美情致去审视自然的逍遥恣意。插花以自然为本,抛却利害关系,在其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逍遥”出自《庄子》,最著名的便是《逍遥游》,《天运》篇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 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庄子神往的并非现实中的桃源之境,而是超脱世俗羁绊的理想国,无生死、无始终、无物无我,这种 “乘物以游心”的境界非至人、神人、圣人不可达。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也认为“逍遥”是“齐物我、一生死、超利害、忘真幻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是一种真正的审美态度,仔细辨读,“逍遥”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超脱与快乐,凸显的是人性的平和宁静,肉体虽不可至,但心灵上的契合亦可达。袁宏道在《瓶史·引》中对插花总括道:“无扦剔浇顿之苦 , 而有味赏之乐”,只要灵台清明、心意自得,就能获得真正的逍遥之乐,将理想化为实境,将欣赏自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普遍的精神性审美活动,使其成为一种立足尘世的超越。

  中国的插花艺术是以华夏民族对花木之美的喜爱品评为基础,以花木神态形色的架构与自然人文关系为依托,是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达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统一。花之语,亦人之品格也,寄予其中的是一种至美至善的理想人格,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宇宙意识”、“自然意识”,更是“逍遥乐”的集中体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