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浅谈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论文(第2页)

33 次下载 2 页 306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病毒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以马铃薯为例,马铃薯X病毒可造成10%的损失,马铃薯Y病毒可造成80%的损失。近几年来,农作物抗病育种的发展研究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作物本身或近缘野生种中缺乏抗原的缘故。重组 DNA 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该技术可相互转移不同有机体的基因。1986年美国研究人员在番茄体内转入了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培育出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植株,自此,抗黄瓜叶病毒的转基因植株也陆续获得成功。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也陆续利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抗病毒烟草和抗病毒番茄,并且已开始进行田间试验研究。

  5转基因器官培养

  药用植物有别于农作物,它们的有效成分是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早在1987年,Haimll等就评述了毛状根培养的优越性,认为毛状根培养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培养方法,近年来毛状根培养在许多药用植物上获得成功。利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形成的发状根和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形成的冠瘿瘤组织作为培养系统来生产有用的植物活性成分是当今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认为亲本植物能够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都可用毛状根和冠瘿瘤培养来生产,因此这是一条利用生物技术革新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新的有效途径。

  6基因工程在植物性食品脱敏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可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也可以改变内源基因,只要找到需要删除的基因即可。过敏反应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过敏原种类也很多。因此,防止发生过敏反应也很困难。基因工程可以直接作用于过敏源头,即改变内源基因使编码的蛋白质失去致敏性。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处理食品及其原料可降低其致敏性,从而降低过敏病人的不良反应。反义技术可消除植物中内源基因,使致敏基因沉默,从而降低植物性食品致敏性。

  7结语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以巨大的生命力发挥重大的影响,一些实验室技术和成果不断地得到应用,也将使地球的生物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贺红,刘丹,谢建辉等. 药用植物抗性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中草药,2010,41(4):1-4.

  [2]吴英,郭安平,孔华等.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46-53.

  [3]汪国治.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J].生物技术通讯,2001(5) :36~40.

  [4]黄璐琦. 展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药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20(11): 643-646.

  [5]刘涤, 胡之壁, 宋纯清. 传统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8, 13(6): 245-245.

  [6]许铁峰, 唐克轩, 张汉明, 等.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四倍体松蓝[J]. 中草药, 2003, 26(5): 313-314.

  [7]贺红, 韩美丽, 李耿光, 等.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构建转转 CTV-cp 的枳壳植株[J].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26(1):21-23.

  [8]罗青, 曲玲, 曹有龙, 等.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的初步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01, 1: 1-3.

  [9]赵亚华, 何平, 高向阳.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 mMT-1, cDNA 转化枸杞及其表达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2): 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