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通用10篇)(第5页)

本文共计187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合理运用批评,客观给予评价

  赏识教育在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赏识教育也可以有批评,其关键是以一种可以被学生接受的方法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准确指出其缺点,并同时给予激励。但是教师应掌握分寸,实事求是,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时机,避免因过分夸张而令学生感到刻意、虚假。尤其是不能只讲缺点,学生身上的缺点和弱点主要依靠他自己去克服。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所以教师可以先表扬学生一番,再指出他不对的地方,学生就容易接受。例如:在练习全场“三打一”“三打二”的快攻中,学生会因为有了积极防守的压力,总是在最后阶段出现对球的处理不够合理,准确。此时,教师不应开口就直接地批评,而要掌握技巧,先表扬他们的优点,比如表扬他们传球无私,跑动积极,然后再准确、客观地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5.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的教育;是行走的教育。对于篮球专修班的学生,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要承认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是不能以职业球员的尺度去衡量学生,更不能以职业球员也难以达到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概括赏识这样的心态,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因为相信孩子“行”,所以老师可以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欣赏、享受这种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感,个个轻松快乐地学会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激励、宽容、提醒三大原则是教育行为,集中体现一个“导”字;信任、尊重、理解三大原则是教育态度,集中体现一个“爱”字。不管是“导”还是“爱”都是学生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都要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去揣摩学生的心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这是关系到学校教育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5

  一、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

  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文化底蕴因素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而传统的教育观念贯穿于古今教育教学中,进而对现代教育教学有较大的影响,而以师为尊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突破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受社会环境的熏陶程度不同,从而导致赏识教育不是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奏效,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评价标准因素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过于狭隘,从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很少。评价标准的手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实施,过于追求教学质量的教师缺乏欣赏学生的能力,而学生对自己也不能正确赏识,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更广泛地应用赏识教育。

  第四,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同时也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学校开展赏识教育需要有家庭方面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教师与学生父母都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而对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夸奖和鼓励,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被赏识和被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第一,教师应该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口语中,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教室文化,进而对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将爱更好地传递。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力,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未有效应用赏识教育,这不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进而可以使学生感悟美、生命和生活,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胸襟,从而促进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