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思路与技巧(第2页)
本文共计37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哲学的方法
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
2)历史的方法
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3)逻辑的方法
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
4)假说的方法
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2.4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拓展阅读:
1、通过研究文献掌握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写毕业论文的基础
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大量阅读文献。论文写作和中学时代结束的作文本质上没有区别,需要前期的素材积累,而已有的文献就是毕业论文的基本素材。当然,读文献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泛读,而是要有技巧性、有针对性的阅读。我们要通过读文献去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套路,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
毕业论文的结构大同小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理论基础及现状
第三章:研究假设
第四章:实证分析(该部分视专业而定)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毕业论文是个整体,章与章之间要相互衔接,前面的章节一般作为后文的铺垫。
2、论文的写作顺序
在了解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后,就应该确定一下论文的写作顺序了。个人不是很建议按照论文的框架依次进行,而是先完成论文的研究假说和实证分析部分。这样的写法虽说偏向于结果导向,但确实是效率较高的方法。
为什么呢?因为实证类文章的基础是数据,如果数据找不到或者严重缺失,那论文是很难进行,前面的所做的工作可能白做了;另外,实证类的论文还要看实证的最终结果,大多数的情况,实证结果并不是尽如人意,它需要进行多次的调整和修改,这也可能导致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有所改变,这样会耽误不少时间。
3、关于读文献
面对众多的文献,一一精读是不现实的,所以读文献也有一定的方法。首先在文献的选择上,建议选择至少核心期刊以上的文章,文献的时间也建议限制在三五年以内,毕竟很多研究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然后在阅读的顺序上,可以全篇精读一两篇相关领域综述性文章,然后在读其他文献的核心部分,如摘要、结论。顺便提一下,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好文章背后的参考文献来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献。
4、关于降重
在论文初稿得到导师的肯定后,接下来肯定就是论文的修改和降重了。虽然网上降重的工具方法都很多,但最实用最靠谱的还是自己逐一修改。论文降重不难,但需要耐心,用自己的话重新将重复的内容复述一遍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