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论文(15篇)(第14页)
本文共计316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核心课程考核采用过程与考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重在课程各子项目的学习效果评价,分块分段进行,主要是实践操作;考证主要是将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对接,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过程考核结束后,再通过对应职业资格理论考核,即可获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能等级证书。
参考文献:
[1]吴冬燕.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xx(12):16-18.
[2]吴冬燕,桂德怀.基于PMD模式的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xx,26(3):60-64.
[3]徐亮.人才培养规格视角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xx,22(6):59-61.
通信技术论文12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地广泛。其能够使得通信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更多通信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通信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人们对宽带的业务要求日益提升,为了尽可能的达到人们的需求,给用户提供简便灵活多样的服务,给各大通信运营商设计网络方案。在网络技术进行转换交接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焦点,主要对软件的通信应用。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通信工程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显著,需要不断地加强我国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在往后工作当中的建设问题。因此,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软交换技术进行应用十分关键。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技术也被叫做呼叫代理和媒体的网关控制器。其会利用网络客户端为基础进行开放式的应用接入口将新的交换机引入业务当中。软交换和传统的电路交换不一样,和业务的控制传送以及独立的功能使用相一致,根据协议标准补充信息,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之处。软交换的实际意义不只是可以进行多个网络之间的环境运行,还可以在网上加入应用,使用更加便捷。软交换技术也是网络时代日益发展的核心重要技术。[1]
2、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内容
在进行软交换技术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其可以不受系统的操作与限制。同时,在信息体系方面,其能够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数据化的构建。这样,就能使得通信业务得到数据性的改变。其在整体的数据的排列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在软件的操作系统里面,可以很好地对性能控制,有时候也会涵盖一些伸缩性和借口的标准性能等方面业务的开展和设计。软交换网络概述、网络发展历程和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综述,软交换设备核心技术、软交换协议核心技术、API及其应用、软交换体系与承载网络。软交换网络的业务系统及业务应用、国外运营商NGN实验及商用等。
(1)独立的协议制作以及设备之间的联系和呼叫。
(2)在进行网络软件的交流时,需要减少在错误系统应用当中的不好影响以及多个系统的安全执行。
(3)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增加协议以及第三方设备的支持。
(4)进行通信的同步操作和多个系统之间的运营模式;在系统结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其需要结合整体的参数变化情况,使得其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最终使得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得到整体性的优化。
(5)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进行软件的绑定,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同步和改造,以此提供有力的支持。
(6)在软件交换的技术过程中可以运用故障型的技术恢复功能,给网络的伸缩性进行提升。
(7)给对方的业务要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策略以及保证业务的应用当中不会受到任何的危险行为,性能不能受到危害。[2]
3、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
(1)软交换技术的转换可以支撑不同的网络系统的呼叫,就像PSTN和ATM以及IP等的协议一样。
(2)在软交换技术当中可以在多个系统上进行操作,实用性比较强且方便快捷。在进行系统数据的操作过程中,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通信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