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第13页)

本文共计332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内容讲解

  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知识课程的创建,并不仅是让学生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传输中得到全面的教育。教师是生物课程的营造者和引导者,应该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营造较好的课程传输氛围,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由来》该知识传输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进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深度地探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四、结论

  生物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重视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促使课程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要对生物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同时,教师要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让学生得到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海热古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2(08):173+243。

  [2]郭宏.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J/OL].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3):114。

  [3]王蕊香.小议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上生物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xx,(29):28。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第13页)11

  摘要: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具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学生获取直接资料与数据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开设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促进初中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该文针对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开展情况作出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课程;问题;改进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自主选择适宜的实验场所,实验室或教室均可。鉴于物质条件对生物实验的限制与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的运用中情况,下面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当下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易受影响

  受实验设备条件、课时安排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生可以充分参与生物实验、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并不充裕。许多学生由于好奇心的作祟,在进入实验室时对内部陈列的实验设备、器具等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这大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实验质量;甚至有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没有得到教师的允许和指导,擅自触碰生物实验器具,往往容易导致教学器具发生损坏,严重者还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1]另外,由于身处实验室这个新环境中,或对教师的实验演示各抒己见,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在课堂中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对教师传授的信息和知识做到完全接收,尤其疏忽了对生物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技巧等关键知识的掌握,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1.2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导致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分心、走神的重要因素。学生一心扑在实验器具上,无心聆听教师对实验技巧、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致使部分学生在动手实验期间出现失误,导致实验的结果或是得出的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举例来说,在“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中,对于鱼鳍的捆扎要“因鱼而异”。不同的鱼鳍,所采用的捆扎方法不同。用橡皮筋捆扎鱼鳍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捆扎使用的力度也要适宜而行;小鱼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将会造成小鱼严重缺水甚至死亡。由于缺乏实验经验,又没有深入领悟教师的讲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对鱼鳍的捆扎上多次尝试无果,导致小鱼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因缺水而死;部分学生的捆扎不当给小鱼的机体带来了损伤,或是导致了小鱼的掉落,打翻了盛放小鱼的水盆,破坏了实验环境的干燥和整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