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浅谈论文(10篇)(第5页)
本文共计239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场景,随着交互的不断进行,学生遇到的不再是狭窄的、只有单一正确答案的世界,而是随不同模式出现时所表示的一系列选择,这些选择又取决于提供给计算机的信息。学生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或编写程序“教”计算机执行某些特殊的任务,如使用文罕处理程序、书写自己的论文、解数学方程等。从使用现成的商品软件开始,逐步学习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语言,再到自己编写程序解决问题。通过求解复杂问题,学生的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在一些模拟游戏中学习者必须建立模型或全面思考决策对付程序提出的挑战。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设备和工具。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崭新、方便的工具;利用绘图软件作图,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制作,使用形形色色的“电子百科全书”可以迅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等。计算机作为工具将使学校的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既可协助学生完成特定的任务,也可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机会。总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逐渐深入和推广,人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认识将会改变,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浅谈论文4
摘要: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社会和科技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培养人才、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主要手段——教育工作承担着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任。对此, 高校教师不仅要立足于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竞争力, 使国家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抢占有利先机。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并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期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助力[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 思维能力; 培养; 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 现代教育技术改观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一味采用讲授法为学生传递新知。然而, 学生的学习往往可以从多种感官中获取新知, 教师的教学仅靠教师的语言进行描述, 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弱化、思维能力提升有限, 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现状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获得发展创新能力不足。而现代教育技术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 为新知的呈现形式提供了多种可能, 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诸多便捷。对此,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更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知识展现形式多样性的优势,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诸多凭借物,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2]。
(二) 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多种教学情境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 学生对新知的获取应当基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知识, 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对此, 情境教学法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促进学生生成性更强的教学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使得教学情境突破了传统教学教师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教学情境的有限性, 为丰富教学情境的创建提供了多种可能, 更由与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 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 由于教学情境往往具有更强的应用性, 这使学生能够基于教学情境中的实际生活对新知产生联想和应用, 增强了现实生活和新知的整合性, 增强学生对新知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基于实际生活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3]。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措施
(一) 深度挖掘教学资源, 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中,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凭借物。但是, 教材受限于版面和教材容量等因素的限制, 仅能依赖文字为学生传递信息。而学生仅靠阅读进行信息获取的方式往往过于单一, 即便是在教师详尽的解读中, 也难以让学生获得充分透彻的认识, 更难以让学生基于教材这一有限的教学资源发展其思维能力。对此, 教师就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结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资源的探寻和挖掘, 并将多样化、具有高度丰富性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大量资源中获得对新知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展, 展开想象的翅膀, 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