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49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计算机病毒论文9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的稳定性,例如SIS模型、SIR模型、SEIR模型等,随后文章有提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有效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电子邮件控制法、局域网中的病毒控制措施、互联网中的病毒控制方法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稳定性

  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有部分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进入他人的计算机,并偷取一些机密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一些违法活动,从而给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因此在计算机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网络的安全问题,做好计算机的防御工作。

  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的稳定性

  (一)SIS模型

  这种网络中的病毒模型将其中的节点划分成不同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容易受到感染的状态用符号S来进行表示,另一种是已经受到感染的状态,用符号I来表示,在具体情况下节点在这两种状态中可以进行转化。比如节点在S状态下被病毒所感染,就会从S状态转变成I的状态。当节点处于I状态中并且经过相关的杀毒处理后同样可以转化为S的状态。

  (二)SIR模型

  这种模型是对SIS模型的一种改进,它在网络中将其中的节点划分成三种状态,除了在SIS模型中涉及到的感染状态I和易感染S的状态,还新添了一种处于免疫状态的R,这个新出现的状态R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SIS模型解决了一些不足,在帮助计算机防止感染病毒的同时,还有效阻隔了病毒的传播扩散。

  (三)SEIR模型

  这种模式是对SIR模型的一种改进,除了涉及到免疫的状态R、已经被感染的状态I、易感染的状态S外,还增加了一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E状态。E状态就是指其中的某个节点已经受到病毒的感染,但显示出来的却是没有受到感染的状态,这一特点也体现了感染病毒的延后性,这种节点在感染病毒的初期会处于潜伏状态表现一切正常,但一旦爆发就会将感染特点暴露出来,并迅速扩散开来。

  二、如何有效控制计算机的网络病毒传播

  (一)电子邮件控制法

  随着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使用邮件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但同时邮件病毒也开始在网络中传播开来,逐渐威胁到网络的安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现在我国的大型企业中都普及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其中邮件服务器是这个办公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会受到较大的威胁[1]。面对这种问题,企业可以将监控系统和病毒防御系统安装在邮件服务器里。比如可以在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进入企业计算机系统后就会进行自动的查杀和拦截,从而保证邮件的安全后在将其转发给相关用户。而一般的普通用户可以在接收带有疑问的软件时将计算机中的病毒防御软件同时开启,并实时处理电脑病毒。

  (二)局域网中的病毒控制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局域网络中进行传播的病毒往往是危害最大,传播速度也是最快的,当计算机在局域网内被感染病毒后,就会使计算机内的文件出现损坏或是丢失的问题。甚至要想将其中的部分病毒完全清除需要将硬盘格式化才可以,从而造成文件的丢失,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在局域网中进行传播的病毒相对来说解决难度较大,传播范围较广,并且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此要想对局域网中的病毒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做好计算机的保护工作,及时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并定时维护计算机,做好杀毒处理工作,从而为计算机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的保障,比如一些较为常用的杀毒软件腾讯杀毒、360杀毒等软件。此外,计算机用户还要保证文明上网、绿色上网,防止浏览一些不好的网站,正常情况下,那些不正规的网站一般都会带有各种病毒。在插入U盘时,也要先查杀病毒,在确认没有威胁后在进行使用。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也要对杀毒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修补计算机的漏洞。加强管理局域网,构建科学的管理系统,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局域网中要组建病毒检测中心,以此来对计算机进行严格的管控,一旦发现病毒就要立即切断感染源,避免病毒的传播扩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