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论文(通用15篇)(第19页)

422 次下载 24 页 4156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3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制作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也要针对混凝土的搅拌制定相应的规范。混凝土在搅拌时,操作人员应对搅拌的混凝土质量进行反复的核算,以免造成因混凝土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搅拌失误。还要求操作者的技术过关,否则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中很容易出现气泡,导致搅拌后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

  1.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也是施工技术的重要体现。往往浇筑过程没有注意连续程度以及模板的质量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还有在浇筑过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及时、温度没有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都容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1.5模板质量。模板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1.5.1在施工前对模板的检查和清洗不到位,导致模板上存在异物、缝隙、孔洞等现象的存在,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的表面凹凸不平。1.5.2待混凝土还没有完全风干时过早的拆卸掉模板,使混凝土没有支撑力,与钢筋结合的不紧密,会造成混凝土的脱落现象的发生。1.5.3振捣也是一个要求施工技术的过程。振捣的作用主要是使混凝土达到满足施工的精密度,方便混凝土的浇灌程序的进行。振捣时间短,混凝土达不到要求;振捣时间长,杂物清除的不干净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如因振捣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出现气泡、孔洞、密度不均匀等现象也会严重影响施工建设的工程质量。

  2控制措施

  2.1选择合适的材料与配比。在选择与混凝土混合的水泥材料时,要根据水泥的种类、性能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如选择的水泥不达标,则可能在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出现杂质过多、气泡、空洞等现象的发生。还要注意在配比中水泥的配比量尽量少一些,以防混凝土的变形。选择混凝土的骨料时,我们尽量选择颗粒均匀饱满的骨料,并且检测结果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在骨料。还要进行多次的比例调配,从而保证配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混凝土拌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要进行两次,才能确保搅拌出的混凝土达到施工标准。第一次时搅拌时要注意混合料的投放量、投放顺序,还要记录搅拌的时间,从而保证搅拌出的混凝土均匀、没有杂质。第二次搅拌我们通常选用机械搅拌,进行自动化的搅拌过程,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以保证土木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2.3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浇筑的持续性,不能间断,且要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前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后,还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混凝土的养护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问题的有效手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温度梯度、预埋管线设计不当、养护措施不当等。对于温度梯度问题,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控制,减小内外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造成混凝土裂缝;其次,避免将混凝土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尽量保证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的相对稳定;最后要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不融合的现象。在预埋管线设计上,一方面,要保证预埋管线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3;另一方面,对于较粗的管线或线管集中位置,可以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加铺200mm间距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在混凝土养护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对于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以使用蓄水养护的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d内,应该保持混凝土周边环境潮湿;如果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适当的养护剂来养护。

  2.4模板、钢筋施工技术控制。在立模的过程中,要以顶基中心为参照物确定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的找平层应该通过水准仪超平挂线的方式来确定。等到砂浆硬化后,再在线路中间的两侧立模。模板安装应该将人工辅助与塔式起重机有机结合起来,安装顺序应该先由外模板到内模板,使用M16螺栓来连接两层模板,最后安装拉螺杆。固定纵向主筋,并保证连接质量符合规范。对已连接的样品进行现场抽样测试,保证模板、钢筋施工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