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15篇)(第8页)
本文共计391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意义分析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的论文
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论文
副词也的主观性研究文学论文
浅论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文学论文
中韩近期比较文学研究论文
民间法和村民自治制度和谐共生的文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谈文学课在外语课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良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好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美好明天的论文
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总结-学科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通用5篇)
浅谈挫折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