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毕业论文15篇(第21页)

138 次下载 27 页 4753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李正欢,江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xx.1-3.

  [2]王姬,夏双.建筑设计如何与地域文化结合[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xx(4).25-26.

  [3]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建筑与文化.20xx(7).33-35.

  [4]孙凌,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xx.26-27.

  [5]沈文,论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J].建筑设计管理.20xx(11).42-43.

  [6]徐志伟.论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xx(15).34-35.

  [7]丁熊.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xx,36(2):13.

  [8]杨加明,吴凤林.小空间设计在重卡内饰空间布局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xx,36(4):64

  [9]吴萍.城市文化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J].包装工程,20xx,36(6):1

  [10]李正欢,江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xx.1-3.

  [11]王姬,夏双.建筑设计如何与地域文化结合[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xx(4).25-26.

  [12]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建筑与文化.20xx(7).33-35.

  [13]孙凌,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xx.26-27.

  [14]沈文,论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J].建筑设计管理.20xx(11).42-43.

  [15]徐志伟.论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xx(15).34-35.

建筑毕业论文12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外教育中,德国“双元制”“三元制”、新加坡的CDIO模式、英国的ICT、美国的NETP20xx、澳大利亚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等模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3]。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落后的教育模式将带来多代人的落后,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工程经济》课程为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1《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定位及性质水利工程经济

  是水利工程学科体系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在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均涉及经济问题。该课程应用经济学中的经济效果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等方法对工程进行评价、论证,从而确定技术、政策的方向、措施的优劣,以及解决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中的有关经济问题。该课程不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用理论解决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生产、管理中的实际经济问题。

  2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

  本课程融合经济的相关知识,许多概念对水工类专业学生较为陌生,且含大量计算,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实际应用困难,学了不会用,特别是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抽象不出数学模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无法判断工程的可行与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2.2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PPT、音视频的多媒体教学,但其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依然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本课程涉及大量概念、算法,其理论性强且抽象,在学习过程中若不加思考的消极接受,一旦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将使学习进程中断。

  2.3实践能力

  水利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经济类相关概念,因此,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与实际相结合的阐述,进一步对资金时间价值等公式进行高强度讲解,并多次以复习、提问、默写等方式重复,而综合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时要从思路上引导,最终使学生掌握经济评价方式,但学生最终成绩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并不理想。两个班共70人20xx年的分项考试成绩,其中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的得分率都在75%以上,表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到位,而计算题中,基础计算得分率为74.1%,表明在直接套用、简单运用公式方面学生基本掌握,而综合利用方面,即对一个工程自主选用经济评价方案、以及多方案比较等综合性问题时,学生得分率仅19.4%,综合利用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将会非常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