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71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3确定系统可靠性方案

  由于政务系统有着比一般电子商务更强调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对发生的系统突发实践应有一套成熟的应急方案,如:备份,防病毒,复杂系统的容错,应急体系等。

  2.2完善服务与应用系统

  建设服务与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应逐步完善已建应用系统,强化已建系统的应用,推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支持部门间业务协同。对新建的应用系统,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需要优先支持业务的流程梳理,搞好部门应用系统和地方综合应用系统的衔接。应用系统建设要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优化组织结构,避免简单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2.3建设信息资源发布与共享平台

  建设集成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咨询服务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包括统一规划和集成的若干个大型数据中心、文献资源中心、科技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产业和社会提供基础数据、产品数据、科技文献、技术标准、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专利、产业技术动态等各种信息查询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逐步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围绕部门内信息的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的横向交换等需求,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2.4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构建先进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三网融合的需要,并考虑到自身的潜在产业规模,力争实现重点突破,开发出一批重大业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2.5完善法律法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推动《信息产业科技促进法》的制定工作,以此作为信息产业科技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龙头,统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工作,指导和规范信息产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一步完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中介服务,建立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库,研究国外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进行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提供专利检索和预警信息服务。通过制定鼓励技术转让政策,明确知识产权归属。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系统、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人员的培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应逐步开展,应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比对未来的构建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加以实现。我们还需要在建设中总结经验,最终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的电子政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谈电子政务中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xx,(6).

  [2]@陈波,王浣尘.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治理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xx,(4).

  [3]@纪建悦,王元月.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xx,(6).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第2页)2

  摘要:“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电子政务总体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难点,受到“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等的影响。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安全 措施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滞后,电子政务受到人文环境的约束

  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一方面,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少人对电子政务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对电子化给传统政务办公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认识不足又难以适应。把电子政务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认为电子政务是一个技术问题,从而加强硬件投入,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更不注重信息的收集,使建立起来的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部门利益自我保护根深蒂固。电子政务建设强调政府流程再造,需要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必然会带来政府相关部门利益和部门的消失和权利的削弱,会减少人员等,对发展电子政务的阻力也会增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