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通用11篇)(第5页)

本文共计315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1空间布局

  按照“江海联动、港城互动、轴向带动”的空间开发理念,以海岸带开发为核心,以沿海前沿区域开发为重点,与沿江开发相呼应,实现港口、产业、城镇的联运发展,并沿交通干线辐射带动整个市域的加速发展,逐步形成网络化开发格局。其中,前沿区域形成以洋口、吕四、冷家沙为中心,以重要交通线(临海公路、铁路、港口)、临港工业区、滨海产业园、临海重点城镇为依托的“三港三带三基地”空间总体构架。

  1.2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形成多组式江海港群分布格局,建成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强港。大力开发洋口港,加快开发吕四港,积极推进冷家沙海域的研究与开发,发挥江港的海港功能,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

  在沿海沿江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加工制造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沿海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冶金产业,沿江重点发展船舶、机械、电子新材料和轻工食品等产业。

  1.3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坚持环保优先,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强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完善,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恢复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修复渔场环境,加强珍稀生物资源、海洋自然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海堤及滩涂地区建设生态林、观赏林和经济林带,形成沿海自然生态保护屏障,在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周围留有开敞式的绿色生态空间,建设生态隔离带或生态廊道。

  加强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着重抓好沿海陆域、近岸海域、河口附近海域的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海洋环境容量,统筹布局沿江、沿海达标水排放区及设施建设,实施环境治理江海联动,整体提升南通水环境质量。加强城镇污染治理,到2015年,城市污染集中处理率应达到90%。限制高污染燃料使用,控制SO2和颗粒物排放总量,逐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2生态环境现状与环境压力分析

  2.1环境质量现状2.1.1水环境质量2008年,南通市45个水质监测断面中,符合功能区划要求的断面数为30个,水质达标率为66.7%,水体污染特征表现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主要河流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37,水质最好的数长江南通段,水质状况为优;污染最重的是如泰运河,综合污染指数为0.60;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焦港河、九圩港运河、新通扬运河和如海运河等6条河流水质状况为“良”。

  2.1.2大气环境质量

  2008年南通市降水中,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的是硫酸根离子,其次是硝酸根离子,阳离子中含量最高的是铵离子和钙离子,年均pH值为4.73,低于酸雨临界值(pH值5.6),酸雨频率为44.4%,高于江苏省35.7%的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酸雨发生率下降了6.1%。从降水主要化学组分情况来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值大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均值,二氧化硫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外部源对南通SO2浓度的贡献率为30.5%,南通的酸雨污染与其外部源所造成的影响有较大的联系。

  2.1.3海洋环境质量

  2008年,南通市入海河口水域水质类别处于Ⅲ~Ⅳ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5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MO4-)等。吕四渔场、启东贝类增养殖区、如东紫菜增养殖区3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养殖区水体中主要受氮、磷污染。8月在南通外海海域、南通吕四港外曾发现赤潮。

  近年来,南通沿海贝体等海洋生物受到铅、镉等重金属及砷、滴滴涕的污染,蛎蚜山海洋特别保护区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3-5]。

  2.1.4生态环境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第一个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咸淡水河口湿地,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生物,维持长江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沿海滩涂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总面积达200km2。近海海域分布有海门蛎岈山牡蛎礁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7个养殖区,11个增殖区;有190种近海浮游植物、98种近海浮游动物、150种鱼类。长江口北支海域分布有重要的渔业水域,其中吕四渔场为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是大、小黄鱼、鲳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