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思想论文(精选9篇)(第9页)

63 次下载 18 页 3069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美学思想史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提出二十四况,其中“和”是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溪山琴况》开首即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这表明了“和”作为琴乐审美范畴,在《琴况》中具有其他诸况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在《琴况》中具有多义的内涵,如“和”况以琴乐陶冶人之性情,琴乐的实施目的在于使人心“和”,这具有社会伦理学的意义。“和”在《琴况》中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和”是《溪山琴况》的主要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要线索。

  清代王夫之以“和”作为乐的审美规范和准则。他首先强调“律为和”,重视“律为和”的作用,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优秀传统,至今这种美学传统仍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今日的“和”已不是儒家仅用于“雅颂之乐”的中庸之和,而是与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

  [1]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Z].学苑出版社,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陶伯华.美学前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杨春时.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思想论文 篇7

  前言

  联系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可以修身养性,还能够弘扬对文化的传承。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为著名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书法美学的发展。本文将围绕几个著名的书法美学家介绍他们的书法美学思想。

  1.研究书法美学思想的意义

  1.1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书法美学

  为什么要研究书法美学思想?研究书法美学思想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其实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时代在发展,中国在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书法美学思想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他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书法美学。一项科技、技术想要不被时代所掩埋,就需要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书法美学思想也是如此,书法美学思想理应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因为他在我国历史的地位。因此,研究书法美学思想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书法美学的发展与进步。

  1.2陶冶人们的情操

  研究书法美学思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人们的情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意境的追求也逐渐的广泛,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陶冶自身的情操,喜欢在闲暇之余学习书法美学。因此,对书法美学思想研究与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去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去更好的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2.历代主要书法家的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2.1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想要笼统的研究我国书法美学思想是一件比较困难并且任务量比较重的工作,研究的成果也不会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从历代著名书法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书法美学思想,能够更好的表达这一思想主线。

  2.2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刘熙载出生于动荡不安的晚清时期。现如今,人们对刘熙载的评价是极高的,称他是古典书法美学思想的终结者。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他能够受到如此高的评价也与他的努力和坚贞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期,人们食不果腹,更不用提潜心学习儒家思想和书法美学了。但是刘熙载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对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与创作。他崇尚以“和”为主的书法美学思想。热衷于在书法美学中加入对自然的顿悟的独特的书法美学思想。由于刘熙载的坚持与对书法美学的热爱,为后世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与推动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