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通用](第27页)

本文共计504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另外,我国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涉及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问题,对教师的评聘和职务晋升的标准也需要科学的考量,它至少应该涉及教师的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只有能力没有责任感的教师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另外,只有积极的态度缺乏能力的教师也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有的考评大部分是结合“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管理者评教”三个方面。且评价的方法没有统一标准,往往各校自有一套,大多是根据教学结果以及管理者的经验进行考评,公正、公平、客观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失偏颇,从而挫伤一些勤奋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这种缺乏科学指导的主观的考评机制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还有可能挫伤高职教师的荣誉感、责任心,并且使考评在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失去其应该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从以上分析来看,建立有利于提升高职教师责任感的考核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因此,高职教师责任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对于当前深化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和能力进而“建设优秀高职教师队伍、落实示范性高职院校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保证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2高职教师责任感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责任感的评价体系必以须激励为导向,既重视过程考评又兼顾结果考评,并要结合评优、评先、教师职称的评定、聘任以及职务晋升来进行。这需要我们围绕高职教师责任感评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层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在构建责任岗评价体系时坚持“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与重点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认同性原则”。(1)目的性原则。在众多反映教师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指标中,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揭示教师责任感整体效果的指标,满足对教师责任感评价的需要。(2)客观性原则。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时,所采用的定性、定量等方法以及所建立的模型,都必须客观地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3)全面性与重点性原则。在影响教师责任感的众多组合因素中,采用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的原则,综合各方面的业绩、成果,以便全面客观地做出对教师责任感的评价。在令人满意的定性、定量等评价指标数据采集困难的情况下,需在全面与重点中寻找最优交叉点,使之既能真实反映教师总体工作状况,又使搜集数据工作相对简化。(4)明确性原则。在评价中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以尽量减少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可能对同一指标有着不同理解而产生评价误差的可能性。另外,各项指标要简洁明确,易于理解,评价指标之间在内涵上应有明显的差异,避免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指标。(5)可操作性原则。要保证评价体系的易理解性和数据搜集的可行性,同时应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机相关技术,实现评价程序的计算机化,尽可能方便评价主体的使用。(6)认同性原则。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结论应尽可能准确、客观,应该是使用者乐于接受并在使用中得到不断完善的体系。这要求我们设计的评价方案能够被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同和使用。

  3影响高职教责任感大小的因素分析

  高职教师责任感大小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想穷尽出所有的影响因素是不可能的`。笔者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总结,找出对其影响最为重要的五个因素:教书育人能力、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人文素养与师德水平。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1教书育人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己经进入到相对成熟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提高。如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自身社会价值,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和领导关心的问题。另外,不容置疑的是,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己使培养对象成为学校的“上帝”,而高职院校教师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以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是否得到学生认可以及认可度的高低,关系到社会对一所高职院校教师的总体评价。而具有较高的责任感的教师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因而这种教书育人能力是高职教师责任岗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教书育人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