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论文(第11页)
173 次下载 26 页 4505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三、中国茶文化融入湖南商务职院文化教育的策略与构想
怎样将中国茶文化教育与湖南商务职院的文化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从整体性来说,可以考虑以下措施:将湘茶学院设立为综合型机构,负责全校茶文化教育的日常运作;在湘茶学院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培训一批生长型教师,承担商务职院茶文化教育课程的专业教学;由湘茶学院牵头,编撰一部创新型教材,建设高职学生茶文化学习优质资源库;开设一套特色型课程,实施基于高职专业特点的茶文化教育;搭建一组功能型平台,提供学生多样化茶艺展示空间,例如校级茶文化爱好者社团或协会、中国高校茶文化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形式新颖、成效鲜明的茶文化主题活动。
四、结语
目前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归根到底是如何将中国茶文化和现代高职教育相结合。研究高职院校的茶文化教学,更重要的是探讨茶文化的传播是否能否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助力,才能够得到高职教育决策者们的青睐,毕竟高职院校目前还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周洋.高校课堂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业,20xx,3
[2]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传播学研究,20xx,12
中国茶文化论文(第11页) 篇7
摘要: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思考及生活方式。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形成之初,就开始与儒家思想碰撞交融,一方面吸收了儒家思想中“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赋予了饮茶者平和适度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吸收了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人生观,赋予了饮茶者积极乐观、勤俭奋斗的进取心。当然,这仅是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和归纳,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更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待人接物、婚丧嫁娶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茶文化;儒家思想;中庸和谐;审美取向
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文化更是从这里发源。茶文化在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随后便开始与一些哲学思想或宗教理论进行融合,如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等。
这其中茶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深。儒家思想赋予茶文化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内涵,既注重茶礼、茶事活动等方面的和谐之美,又注重人们行为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念的中庸之美。
1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理念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修齐治平”理念是儒家文化十分重要的内容,展开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十分注重“修齐治平”,讲究人们要想有所作为,为天下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先“治其国”,而欲治其国,则要先把家治好,所谓“齐其家”也。而要把家治理好,就要先做好自己,也就是“修其身”.茶文化在形成初期,恰好赶上统治者推崇儒家的历史时期。
而茶文化的自然特质和精神内涵,与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古代饮茶者尤其是那些喜欢饮茶的文人墨客和哲学家,将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
1.1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修身,其实是“身心兼修”,一方面要提高个人外在的修养,如礼仪、文明,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彬彬有礼。另一方面是要提升个人内在的修养,如道德水准、理想抱负、价值理念、审美取向等,使自己的内心散发出沁人的芬芳。
而在这一点上,茶文化与之十分契合。茶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质朴清净、超脱深远的自然特性,以及静心提神、醒脑祛毒的物理功效。因此,两者在“修身”方面的结合可谓是“一拍即合”.自古至今,中国饮茶者无论是自己独酌,还是与友人共饮,都试图通过茶这一载体,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而明亮,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清醒而开阔。
一方面,会“三省吾身”,通过饮茶去反思自己的过错,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一种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受到儒家礼仪文化的深刻影响,茶文化的“修身”更会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让人们用更加友善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用更加包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整个社会,以及自己暂时的失意与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