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在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共计19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斑马鱼在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斑马鱼作为一类脊椎模式动物,具备体型小、传代周期短、繁殖率高、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势,在毒理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摘要】斑马鱼作为一类脊椎模式动物,具备体型小、传代周期短、繁殖率高、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势,在毒理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斑马鱼已被广泛用于环境毒理学、病理毒理学、胚胎发育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斑马鱼在毒理学研究中的进展。
【关键词】斑马鱼;毒理学;进展
引言
斑马鱼属热带淡水鱼,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的斑马群,故称作斑马鱼。斑马鱼常年产卵,成熟雌鱼两周可产卵几百枚,卵在体外受精、发育,胚胎发育同步、速度快,3到4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成鱼体长3至4厘米、体型纤细。斑马鱼对生存水质要求不高,适宜水温为25~31℃。目前,斑马鱼遗传图谱已经建立,分析了有价值的突变体,发展了转基因斑马鱼技术,其中透明斑马鱼得到了大力推广,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毒理学研究平台。斑马鱼己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和发育、环境、病理等毒理学研究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一、斑马鱼评价生殖和发育毒理效应
1.1 斑马鱼评价胚胎发育毒性
斑马鱼胚胎透明和体外发育,便于在正常生长发育及外源物质的处理下,观察发育进程变化。在胚胎发育的致畸或致死原因中,血管、心脏和神经发育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一直处于研究热点,然而斑马鱼胚胎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同时,斑马鱼具有学习、记忆、群聚、昼夜节律等复杂行为,国内外学者已用该模型进行神经发育毒理学研究,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1]。
1.2 斑马鱼在神经毒性方面的应用
斑马鱼具有敏感的脑神经系统,生命早期即可呈现典型的运动模式,如自主性收缩、碰触反应、泳动等。自发性运动可以作为多巴胺神经元潜在毒性的指标,用于检测脑神经系统和评价脑的早期发育。在神经毒性研究领域,斑马鱼与哺乳动物模型一样,可以借助生化指标、形态学、行为学来评价药物的神经毒性,检测斑马鱼脑部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情况;未来,斑马鱼在神经学方面,将具有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2-4](图1)。
1.3 心脏发育及心血管方面的应用
斑马鱼的胎心类似于人类胚胎的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房室之间有瓣膜,因而为研究人类心血管系统提供了一类较好的模型。而且,斑马鱼的卵体透明、胚胎发育快、心脏体节清晰,早期发育存活不依赖于血液循环,可用肉眼直接观察活鱼卵心脏的明显形态和功能缺陷,或通过分子标记物来识别细微差别。受精48 小时后,发育正常的的斑马鱼胚胎,即可用于心脏的毒性研究。斑马鱼在心血管药物氯氮平、红霉素、奎尼丁、阿司咪唑等评价方面都有所研究。Zhang等对斑马鱼心脏复苏进行了研究报道[5]。一些药物可导致斑马鱼心包水肿、心脏畸形、心率减低,体长缩短、体节发育异常、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出血、心脏缩小等多种表型改变。
1.4 斑马鱼评价骨骼发育毒性效应
硬骨鱼发育中的基因、信号通路和人类骨骼发育具有高度同源性,相对于其他模型动物,斑马鱼具备个体小、繁殖快、适合高通量筛选、身体透明、易于观察骨骼发育等优势。近年来,以斑马鱼为模型的骨骼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中,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壮骨中药及其成分,特别是量微成分的活性评价却难以有效开展。新模型、新方法的建立有益于丰富中药壮骨效应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模式生物斑马鱼既是一类较好的、热门的药学研究工具,根据其骨骼发育的生理、遗传学特点和优势,将斑马鱼用于中药复杂体系及成分的壮骨效应评价,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
论我国诉讼费调节功能的缺失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