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论文(第19页)
485 次下载 25 页 4323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教师结构失衡严重,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而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又相当困难。可以说,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这种现状,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1)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在多数教师都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地方性。通过团队备课,共同研讨案例来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2)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只有认知,而没有体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营销岗位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提高学生的营销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2.实验室模拟教学法
通过相关实验软件,通过老师提供的模拟公司资料,学生根据公司的现状进行模拟营销的实践,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模拟谈判;模拟公关策划;促销策划方案的组织与设计;模拟营销;模拟竞争对抗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在考试、考核办法上。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推销与技巧等课程,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办法.强化实际技能的考核。如:市场营销课指导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项目,策划企划案,整个企划案占总成绩的40%。学生们集思广益,收集资料、信息,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了一份份实践得来的答卷。再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营销调研,如彩电市场调研、空调市场调研、房地产市场调研等,从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让学生亲自完成市场调研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由于考试方法灵活,学生实际动手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大了老师设计、批卷考核与学生应试的难度,从而使师生双方都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
4.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为能力。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在模拟的环境中是获得不了的。校外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锻炼。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强化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能创新观念,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以产、学、研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这一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作为营销专业,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实习条件时,可以利用专业灵活、服务范围广的特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学校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之路。
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营销实习落到实处
市场营销专业通常设有市场营销实习、市场调查技能实习、销售实习、营销策划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同的实践环节培养的营销实践能力也不同。规范实习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派专业老师与企业一起管理、指导实习学生,使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形式主义,实习结束后,学校对老师和学生实习效果给与客观、准确的考核。再就是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短期的产品促销活动或与企业长期挂钩,参与营销管理或营销策划,学校尽可能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