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

本文共计52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

篇一:

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

一、 实验目的

  1. 干涉的实验目的

  1) 组装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等厚、等倾干涉条纹记录。

  2) 观察干涉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变化。了解光源干涉长度的意义,检查防震台稳定性。

  3) 比较平面波和球面波产生干涉条纹的区别。

  2. 衍射的实验目的

  1) 验证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若干规律。

  2) 掌握测量利用光电元件测量光强的方法。

  3) 用Matlab模拟夫琅禾费衍射现象。

二、 实验仪器

  1. 干涉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反射吧镜,衰减器,分光光楔,扩束器,显微物镜镜头,光阑,CCD,配备相关软件的计算机,白板。

  2. 衍射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反射镜,双凸透镜,狭缝,圆孔,一维光栅,衰减器,CCD,计算机。

三、 基本原理

  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本仪器是用分裂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干涉以实现光的干涉。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器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发射镜,经反射后透过分光棱镜,形成岀射光束,这是第一光束;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到达反射镜,经过反射后再次到达分光棱镜,形成反射光束,这是第二束光。在分光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CCD。

  干涉原理,如有图所示,其中S为单色点源,M1、M2为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反射镜。BS为分束镜,放在M1M2法线的交点上,并分别与M1、M2成45°角。电光源S发出球面波经BS的镀膜层分为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M2反射又回到BS,在BS上透过和反射的这两束光在BS的右侧空间形成一非定域的干涉场。屏幕放在干涉场中垂直于光束方向,在屏幕

  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M2’与M1平行时(及M2与M1相互垂直),产生圆形干涉条纹,当M2’与M1 之间有一定小的倾角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不再是圆形的封闭曲线,而变成弯线或是接近直线(实际上是双曲线或椭圆的一部分)。

  圆心条纹中心处的光强取决于M1M2相对的距离d,即:

  2dIPABcos

  当d=k时,(k为整数),中心出现亮点;当d=(k+1/2) 时,中心出现暗点。圆形条纹的粗细和疏密程度与d有关。当d减小时,圆条纹显得疏而粗;当d增大时,条纹变得细而密。

  2, 撒格雷特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两束光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一块分光棱镜和三块全反射镜组成,四面的中心光路构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 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达到反射镜,经过三个反射镜三次反射,形成出射光;第二束光通过分光棱镜,也是经过三个反射镜反射后射出。这两束光的`路径相反,但是岀射时几乎同向。在分束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上不出现干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3. 马赫-曾德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两块分光棱镜和两块全反射镜组成,四个反射面接近互相平行,中心光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中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反射镜,经过其再次反射并透过一个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光;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经过反射镜及分束镜两次反射后射出。在最后一块分光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不出现干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