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

本文共计37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

一、模因论的概念

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

  模因论 (Memetics) 的核心术语是模因。在《牛津英文词典》中认为, 模因是文化的一种要素, 以非基因的范式进行传递, 例如, 模仿。英国《韦伯斯蒂词典》认为, 模因是在一种文化中, 把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用法传输给另一个人。不论是任何一种解释, 目前都不能把它看作模因的标准定义, 但值得肯定的是, 模因论的基础是模仿, 模因的传递、传播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的。模因论的研究起初是在国外先进学者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被提出的。除此之外, Francis Heylighen认为, 模因复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 即同化———保持———表达———传输, 而其复制传播过程就是以此来进行的。

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方式

  “模因论”的本质是语言传播的过程, 语言模因是通过复制来进行传播和发展的。何自然教授将语言模因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其中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两种。

  (一) 信息异型传递

  “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各异”的基因型, 即信息异型传递。信息异型传递也就是人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指代同一事物。主要通过“直接套用”“同义异词”两种具体方式进行复制和传播。直接套用, 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Just as an old saying goes,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等等一些简单明了、形象生动而富含哲理的英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同义异词, 例如在人教版Module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中, 涉及短语“do harm to”, “be harmful to”以及“do damage to”三个短语来表达对……有害。再比如She was too fat to run.”改写成“She was so fat that she couldn’t run.还可以改写为She was such a fa girl that she couldn’t run.

  (二) 信息同型传递

  “表达结构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即信息同型传递。信息同型传递是指用同一个结构表达不同的信息内容。换句话说, 就是将同一语言形式, 输入不同信息内容, 而进行复制、传播的模因。表现型模因复制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同形联想”和“同构异义”两种。例如knowledge is power, 进而想出knowl-edge is money, 引申出knowledge is love等等。

三、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根据模因论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同化、保持、表达和传输这四个阶段。首先教师把教学材料在上课过程中作为准备内容介绍给学生, 然后学生背诵教学材料要求的写作模因, 最后开始进行写作, 学生把作文写出来之后与教师、同学交流, 然后再进行重新写作, 这一阶段是输出和互动阶段。

  (一) 同化、保持阶段

  首先教师要把教学材料传授给学生, 因此就需要用半节课的时间, 给出充足的单词、结构句式来展示模因的表现型, 然后进一步详细清楚地阐明每个单词和结构的意思和用法。此阶段合计为三节课。第一节课, 单词和短语。把表示相同含义和词和短语进行归类。例如, 表示观点的 (perspective, opinion, view, standing point, argument, thoughts等) , 表示总结的 (In a word, to sum up, above all, draw/reach/arrive at/come to a conclusion等) 和表示第一点的 (firstly, first and foremost, in the first place, to begin/start with等) 。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建立模因意识将来能够建立自己的语言模因库。第二节课, 句子结构, 包括陈述自己的观点 (In my opinion, from my perspectiv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personally等) ;作比较:so…that;too…to等) ;引入话题I′m writing to you to present…,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has aroused/drawn wide/public attention/concern, when it comes to…等等) , 和第一节课一样, 进行不断地记忆和背诵, 同时再回顾之前背诵的单词和短语。第三节课, 以段落和文章结构为主。议论文有四类:因果分析型, 选择型, 归纳型和讨论型。让学生记忆衔接词, 包括篇章结构中的连接词, 例如 (therefore, however, as aresult, meanwhile等) 以及篇章结构词 (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o sum up) , 然而在这节课中, 并不仅仅是反反复复背诵, 更多关注的是用法。最终, 让学生把这三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化整合成自己的写作结构框架, 但是在这一阶段没有写作练习, 也就是说有了输入, 没有输出。学生只需要记住同一单词或短语、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并能顺利把作文的三段连接在一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