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经典)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第31页)

本文共计546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二,制定渎职或者违规的界定标准。笔者认为可以颁布专门的《内部审计责任认定办法》,详细规定对于什么样的内审事件需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如下原则:如果属于过失导致“本来应该发现问题而没有发现”,应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如果由于内审人员渎职或者舞弊,造成企业或者相关人损失的,应该根据事件的大小、性质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分别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如果由于内审人失职或者舞弊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应该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相关配套措施

  第一,组织保障。有条件的企业或经济组织要建立内审机构。事业单位、中小型企业可建立内审网络组织,以区(县)为单位,主管部门为二级网络组织,下设基层单位三级网络,进行层层管理,逐级负责。这样,资金在运行中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信息反馈,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得到保证。

  第二,人员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1)通过继续教育学习,使内审人员不断了解新情况,掌握审计的先进方法,不断适应发展中的经济形势变化。

  (2)组织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以及内审工作法规制度,进行依法审计。

  (3)深入调查研究,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为做出正确的审计报告提供充分支撑。

  (4)鼓励内审人员掌握与人交流的技能,讲究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5)进一步加强内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要使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职业化,减少内审工作的风险,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必须要从组织机构、人员、制度和技术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内审质量。从而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党的廉政建设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1):24-27.

  [2]李胜利。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J].经济师,20xx,(8):198.

  [3]唐建兵。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2):9-11.

  [4]许贵萍。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财会研究,20xx,(6):54-5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