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析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0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2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认识实习、基础训练、模块训练、综合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

  2.1.3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2+1”模式教育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所谓的“2+1”是指高职院校的的学生通过两年的校内学习之后,在第三年就组织他们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带薪实习。它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让学生获得了就业机会。

  在顶岗实习期间,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它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使之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它的本质特征也在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作为一个职业人就应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交付的工作。由于在此期间,学生的工作明确并且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学生也应为企业创造出实际的经济效益。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得到一定的薪金也是合乎情理的。当前,顶岗实习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绝大部分进行的场地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就分配给他们正式的岗位,这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具有恒强的挑战性,因为他们要担当起自己所在职位的相应责任。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考虑,学生在诸如敬业精神、协作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同时,顶岗实习也就成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关键环节之一。 2.2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理论实践并重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课程体系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而且应当注意经典理论与先进科技的适当结合。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理论、实践教学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理论教学时,教师讲解成型电路图;实践环节中学生装接收音机、电视机、功放等成熟电路,从来没有自主设计电路、选择器件的经验,虽然环节一个都没有减少,但是培养出的学生无法胜任实际工程工作。同时,高职学生在器件选择、仪器使用、电路设计、故障分析和排除等方面能力不足,虽然理论知识学习不少,学生焊接、装配、等操作性技能也不差,但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很是欠缺,也就是说技能培养只停留在简单装接等方面,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入手,断然分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所以对专业教学内容确立一下调整思路:理论实践并重,强化两者融合。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精心改革,如将《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实验》(其中理论96学时,实验48学时)改为学训交替的《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总课时104学时(其中理论实践各52学时),并将原来48学时验证性实验改为52学时非验证性实验;将78学时《EDA辅助设计》改为64学时学训交替的《EDA工程应用》(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32学时)。通过改革,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力的。

  这正好符合张尧学司长“两个系统”讲话精神,“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这是两个人才培养体系,这两个体系要灵活地、交叉地进行应用。”

  2.3建立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有硬件的供给,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就是加强“软件“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使院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所以,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的建设,就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不仅具有科研以及技术开发的实力,还能够加强自身的发展以及完善。

  现任该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的,他们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传统观念里,理论教师大都不教实验课程,院校要把这样的观念抛弃。取之代替的是培养一些操作能力较强的理论教师同实验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共同的研发一些新的实验项目。此外,实验教师要继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的掌握一些领域的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综合实验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水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