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本文共计106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小论文 1
最近,妈妈一直喜欢在淘宝上购物,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在淘宝上买东西,她说:“便宜呗,你看,这件衣服在商场里要286元,在淘宝只要226元,就算上运费10元,也比在商场里便宜。”我不禁有些疑惑:为什么同样是一件衣服,相差价格就这么大呢?难不成淘宝上的衣服是伪劣的?我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点子上。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没去想过,但是这次我终于想明白了。
在商场里,别人店主卖的'衣服,比如进货价是100元,利润是20元,就得是120元了,但是还有其他一些费用要算:员工的工资,商场的租金,所以还得提价,可能就得提到150元,这样,卖价就比进货价高出很多,自然很少有人来买。
而在淘宝里,别人店主只要进了货再包装一下,虽然比较忙,要把货送来送去给快递公司,但是因为比商场里便宜,而且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东西,就会有很多人来买,甚至一抢而空。
我比较喜欢淘宝,但是淘宝上可能会遇上骗子,所以购物时也要谨慎。
数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多动动脑子,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方便。
数学小论文 2
今天放学回家。只听爸爸在那喊道:“女儿,过来,让爸爸考考你。”“考啥?”我边扑向爸爸怀里边问道:“你不是比较爱喝冰红茶吗?我来问你,假如大润发现在有个活动,四个统一冰红茶的空瓶可以换一瓶统一冰红茶,如果你有15个空瓶拿去换,最多可以喝到几瓶统一冰红茶?”
哈哈!15÷4=3…3嘛。“3瓶,”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老爸,这也太简单了吧,我看,连一年级的小朋友······呀!”我边敲自己的脑袋边叫道:“老爸,不对,我说错了,你等等,让我想想。”
于是,我开始自言自语起来:“直接换4瓶嘛四四十六,少1个空瓶,就只能换3瓶了,那我还剩3个空瓶,再加上换回来的3瓶,喝完后就又可以有6个空瓶了,那不就又可以再换1瓶了,喝光后再加上原有2个空瓶最多只有3个空瓶,看来怎么也换不了了。那么是4瓶。我就对爸爸说是4瓶。
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微笑,笑得我心里发毛。过了一会儿,爸爸又提示我,问你是最多能喝到几瓶?又不是叫你换几瓶拿回家。可以用一些变通办法哦。
我绞尽脑汁,最终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对了,是5瓶,爸爸。”“哦,为什么是5瓶,说来听听。”于是,我分析道:“15个空瓶换好3瓶冰红茶后我再把喝完的空瓶加上换剩下的空瓶共6个空瓶去换。这样第一次换3瓶,第二次再换1瓶,就是全部喝完,手里最终也只有3个空瓶,怎样都不能再换了,对吧?爸爸听好了,关键来了,这时我只要向换空瓶的营业员阿姨先“借”1瓶统一冰红茶,告诉她我马上还给她哦。接着把这瓶冰红茶喝掉,最后拿着已有的3个空瓶和借来喝光的`这1个空瓶,共4瓶给换瓶的营业员阿姨,对阿姨说这4个空瓶换的1瓶冰红茶不用给我,就算还给她了,因为我已经预支了。所以我分3次,一共喝到了5瓶,对吧。”
爸爸赞许的拍了拍我的头说:“嗯!总之是要用“借”的办法,还有一种方法听起来还要顺当,只要分2次就可以喝到5瓶:我拎着15个空瓶去,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借”1瓶喝了。16个空瓶,立马换4瓶,再喝了,4个空瓶直接给营业员,换1瓶不用给我,算把“借”的那1瓶还掉。不过,5瓶冰红茶全部当场喝掉,我家宝贝恐怕要喝坏肚子了,看来要爸爸妈妈陪你一起去喝,要不你就再弱弱的问一声:阿姨,能不能帮我们打包……”老爸说到这里,我们都笑得滚翻了。
“哈哈!不错,答对了。来,作为奖励,让我亲一下。”我滚翻了还没爬起来,爸爸就把嘴巴凑了上来。“不要啊!”我拼命躲闪着,不让爸爸的口水粘到我的脸上,而笑声却不断地填满着我的家。
数学小论文 3
说到数学,我可是有很多话想说,这是我最差的一科,我认为学习数学需要很好的思维,和沉稳的心态,学习数学我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呢。
在上学时的某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大圆柱上面放了两个依次变小的圆柱,求它们的表面积,正当我还在一个一个算它们的表面积再减相关联的.部分时,我的同学已经算完了,我惊呆了,为什么他能算那么快,下课后我去找那个同学:“为什么上课那道题你能算那么快。”“因为你没用对方法,我来教你吧,你可以只算最大图形的表面积,再算小图形的侧面积,相加就可以了,很方便吧。”她笑着说,我又惊呆了,尽然还有这种妙计。
所以说学习数学,还有一点很重要,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及时问,问到会为止,这样才能提高成绩,也会让我们学习数学更简单。
我再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吧,那就是上课认真听,别看这只是学生一定要完成的,真正能完成很完美的人少之又少。
大家一起加油吧。
数学小论文 4
上海世博盛会在上海举行,截止8月14上午10点12分左右世博会参观人数已经突破4000万人次,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自8月12日至8月14日,上海市最高气温已连续三天超过39℃,截至今天10时,世博园区温度达37℃。由于天气炎热,这周的人数明显下降。
在世博会参观,纪念品和餐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参加世博会预计人数7000万人中有60%在会场内用餐一次,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费30元计,则餐饮收入为7.8亿元人民币;估计参观者90%会在会场内饮用饮料,以平均每人消费10元计算,饮料费收入为3.9亿元人民币。估计30%的参观者会在会场内购买旅游纪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费30元计,纪念品销售额达3.9亿元。综合各项,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将接近15亿元。
啊!真没有想到这次上海世博会能吸引这么多游客!
数学小论文 5
老师在教你做除法计算时,肯定强调过:0不能做除数,这个算式是没有结果的,这是为什么呢?当被除数不是0而除数是0时,比如:1÷0,2÷0,3÷0等,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1=0×(),2=0×( ),3=0×( ),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可能是一个非零的数,此时商不存在,故0作除数无意义。
当被除数是0而除数也是0时,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0=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是0,此时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数无意义。
再比如“2/0”假如让0作除数,设2/0=A,那么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数与0相乘都的.0,不可能得2的,此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这样的A是不存在的,对0/0怎么办呢?同样可以设0/0=A,根据同样的道理,0=B×0,在这个式子里B可以等于1,2,3,4,5……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因此0/0等于多少还是不能确定,所以,0不能当作除数。
哦!现在我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了。
数学小论文 6
暑假的一天清晨,我和妈妈正在吃早餐,忽然发现早饭的配菜全部吃完了,于是我就建议妈妈一起去超市购买一些榨菜之类的配菜。
到了超市之后,我开始选购我想要的配菜,妈妈交了一个任务给我,就是让我自己带着零花钱去挑选并且完成结账。
我仔细观察了我所挑选的配菜价格,其中榨菜的价格是每包1.5元,我准备买3包,于是,我心里默默地算起了账,由于带小数点的`乘法还没有学过,我就想把小数点去掉之后再用乘法15×3来计算,把最终得出的45再加一个小数点,得出了4.5元的结果。
我来到了收银柜台,从零钱包里拿出了5元钱给收银员,收银员找给了我0.5元。我心里又默默的核对了一下找零5.0-4.5=0.5元,看来,收银员没有找错。
我心满意足的拿着三包榨菜跟妈妈回家了。
数学小论文 7
今天晚上外甥来让我帮忙辅导作业,原来是写数学小论文。下午就在我们学校群里听说了这个名词“数学小论文”,就没当回事,我以为是哪位老师要交论文,问问谁有么,同行借借。
晚上一听嫂子将才知道,原来是让小学生参照报纸,自己写一个数学小论文。我就看了数学小报,然后上网搜搜关于数学小论文,原来就是让学生记录一件事,体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外甥写的`一篇《妈妈带我去书店》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妈妈让我自己选,我要了一本最喜欢的《赛尔号》,还要了一本《爆笑宠物》。我们在那还看了很多其他的书,最后我们去结账了,《赛尔号》30元一本,《爆笑宠物26元一本,30+26=56(元)星期天妈妈帮我买书一共花了56元钱,谢谢我的妈妈。
数学小论文 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
数学小论文 9
数学其乐无穷,其中有许多知识值得你去探索,生活也与数学密切相干。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超市玩,还没走进超市,就看见超市门口贴着一张喜报,上面写着;现凡是在本超市购物超过100元,即可进行抽奖,一等奖手机一个 5名;二等奖书包一个 50名;三等奖肥皂一块 4000名,我听后,高兴极了,忙叫妈妈去购物,不到一会儿,妈妈便一手拿着大包零食,一手便递给我一张卷,我兴冲冲地跑去抽奖。我心想:一定要抽到手机,给爸爸换个新的。可抽第一次时,才抽中了三等奖,我不灰心,继续抽了一次,结果还是肥皂,我急了,看看周围的人结果抽中的全是肥皂,我问妈妈:这家店真会作假,一个手机都没有。妈妈说:数学中有一门知识叫可能性。这次抽奖,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四千零五十五分之五,而三等奖的可能性有四千零五十五分之四千,这两个数简直是天囊之别你抽不到手机是在正常不过的.啦。
今天,我学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可能性,由此我知道了,一个较少的物品和一个较多的混在一起,摸到较少的可能性就少,摸到较多的可能性就大。以后我一定要多去探究,学习更多的知识。
数学小论文 10
陆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数学小游戏——————抢“30”。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就是比谁先说到“30”。每个人一次最多说三个数,最少说一个数,按照顺序从1开始玩,说到30的人就获胜。
这个游戏看上去简单,玩起来就不一样了。我们和老师玩了好几次,都是老师赢了,我们很不服气,还想再来比,老师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老师问我们:“谁觉得自己能赢的举手。”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高高的举起手来。又过了几轮后,还是老师赢,。老师问我们:“你们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呢?”我想了想说:“只要谁先说到26,谁就必胜无疑。”老师笑了笑问:“有没有更简单的.?”老师见我们班里鸦雀无声,就说:“你们要想抢到26,就要先抢22。而要想抢到22,就要先抢到18,以此类推,就是要抢261014182226这些数字。”老师还问:“你们觉得先玩赢的几率大,还是后万赢的几率大呢?”我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先玩,有的说后玩。老师拍了拍讲台说:“我觉得先玩赢的几率大,因为先玩一开始就可以抢到2,所以是先玩。”
我听了老师的讲解,瞬间恍然大悟。
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也会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数学!
数学小论文 11
巧换矿泉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多么亲切呀。
比如说,超市里卖的.水果、蔬菜,商城里卖的衣服、鞋子和家具,稿件上来字数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数学,等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暑假里我跟爸爸、妈妈和姐姐去表哥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规定:3个矿泉水瓶可以换一瓶水,一瓶矿泉水1元。
爸爸拿了十瓶矿泉水,我非常口渴,一会儿两瓶矿泉水就已经喝完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已经有好几个空瓶子了。爸爸轻轻的问我:“我们用十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呢?”我想了想: 是冰水喝完了9个空瓶子换了3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两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向杂货店老板借一瓶水喝完之后再加上我们这两个空瓶子又可以换一瓶水,总共15瓶水。”
再生活着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等我们去发现。
数学小论文 1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父母去商场购物。“啊!商场真大!”我不禁赞叹。我第一次来到玩具店。这里的娃娃真的很小很可爱。突然,我发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像篱笆绳上的箭一样跑着。那里真的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各种各样的形状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父亲指着那个人影问我:“这是什么人影?”我急切地说:“是长方体!”爸爸又问:“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一个简单而明亮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原来是我妈。妈妈轻声说:“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很简单。不信可以举个例子。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体积,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我妈话音一落,我突然意识到,“哦,我明白了,长方体体积公式和圆柱体体积公式一样,都是用长宽高。”“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她必须思考自己的问题,并小心翼翼地去做。”说着,我妈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一天的购物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数学小论文 13
星期六,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看到今天天气大好,我和妈妈准备出去“大购物”,正当我们兴冲冲的准备出门去,一个困难犹如一堵墙拦住了为我们:到底要带多少钱才够呢?我们只能先放下“兴奋”,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我和妈妈都皱起眉头,凝神想了起来,我心想:钱带少了还怕不够,钱带多了又害怕一时忍不住乱花钱。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两难境地!我又想了一会儿,咦,有了!我和妈妈可以先把要买的东西和要卖东西的单价列在一个单子上,然后,利用估算的方法大概估一下有用多少钱!好!就这么办!
我把刚刚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也很赞同。于是,我和妈妈很快的把要买的东西及它们的单价列在了一个单子上。
接着,再利用进一法学过的进一法把价钱变成整数,再把整数加起来,也就是把刚刚变成整数的.价钱加起来。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大功告成了。
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终于可以逛街了!”妈妈休息了一会儿,赶快去拿钱,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去逛街了!
其实数学的用处可多着呢!不信?你去试试!
数学小论文 14
在奇妙的图形王国里,几何图形国王正在解决一个大问题。
在数学王国里有5个兄弟,他们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他们每个角都说自己瘦,前面几个说的还是对的。可是周角和平角却不同意了,他们说自己是一条杠啊,是最瘦的。就因为他们俩个,五个兄弟谁也不服气别的角。他们只好来到王宫里,决定让王国王评评理。
“好啦好啦!我来告诉你们。”国王说,“锐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钝角,这是你们说的对的。但是呢,钝角小于平角,平角小于周角。”
“等一下。”周角发话了,“我和平角都是一条杆啊,为什么是最胖的.呢?”
“是这样,我们图形王国有一种直直的线,名叫射线。你们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哪怕是周角也是这样的。只是呢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啦。还有人们把一个圆分成了360分一份就是一度后来人们又做出了量角器。这些量角器,一个量角器有180度,所以周角像闹钟一样绕绕着自己的顶点转了一圈,也就是360度平角呢是绕是绕着这个顶点转了半圈也就是180度,而其他的角呢。都在180度以内,所以只能是你们两个最胖啦。”
数学小论文 15
“哎呀,今天我们班借书。”我匆匆离开座位。“啪!”一本数学《课课通》被我碰掉在地。数学也有《课课通》?会有些什么内容呢?也像语文一样有那么多的词语意思吗?不可能!还是……来了兴致的我翻开了它,这条题目怎么看不懂?该怎么解呢?
刚想把书放回同学的位置上,耳边响起了妈妈的'话语:“你呀,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动脑筋。”我一定要解开这道题,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看她再说我不爱动脑筋,哼!一个半径9厘米和一个半径6厘米的比萨饼合起来与一个半径15厘米比萨饼是不是一样大?哎呀,原来这么简单,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我怎么就糊涂了。还以为是什么大难题呢?我暗暗得意。这当然是一样大了,我胸有成竹地翻开答案。啊?不是。怎么会不是呢?我瞪大了双眼傻楞住了。难道答案印错了?别,等等……半径9厘米和6厘米比萨饼面积是s=9的平方乘以∏+6的平方乘以∏=117乘以∏,半径15厘米的面积是s=15的平方乘以∏=225乘以∏,所以这两个答案风马牛不相及嘛,真的好粗心。怪不得老师总说我有一个朋友叫“粗心”。
看来,要想学好数学,不仅要肯动脑筋,还要谨慎思考,不粗心才行啊!
数学小论文 16
在《轻松快乐过寒假》中数学里的想一想,算一算中有这么一道题:
甲、已、丙三人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付了5个面包钱,已付了3个面包钱,丙没带钱,经过计算,丙应该付6`4元钱,甲应收回多少钱?已应收回多少钱?
原先我想:丙付的6`4元是买面包钱的3分之一,6`4乘3等于19`2(元),19`2除以8等于2`4(元),所以甲应收回4`8元钱,已应收回2`4元钱。
可是,后来我转念又想:不对,4`8加2`4等于7`2(元),而不是6`4元,于是,我又开始了思考。
最后,我找到了解题目的.方法,应该这么算:丙付的6`4元是买面包钱的3分之一,6`4乘3等于19`2(元),19`2除以8等于2`4(元),2`4乘2等于4`8,6`4减4`8等于1`6,1`6除以2等于0`8,4`8加0`8等于5`6(元),所以甲应收回5`6元钱,已应收0`8元钱。在《轻松快乐过寒假》中数学里的想一想,算一算中有这么一道题:
数学小论文 17
每个星期五,我们都要进行一场数学周清考试,这些,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每一次考试都会有一些补考的人,可是,数学真的有那么难吗?
说是数学啊,在初一、初二阶段,可谓是我学习路上的绊脚石,每一次考试,都面临着一定会补考的风险,可是,对于现在初三的我来说,数学,好像并没有那么难了。
我很幸运,有一个数学很好的同桌,平时,如果有什么不会的数学题,随时都可以问他,他会把我讲到懂为止,虽然可能有的时候耐心会用尽,毕竟嘛,人家已经讲了五六遍,而我却听的一知半解。
自从初三开学,我发现,我好像对数学有了很好的兴趣,上课也更加的专注了,正因为这样,每一次的数学周清我才得以在100分上下保持着。
上课的四十分钟固然重要,虽然有的.时候会有外界的影响,但是,不必去理会,听好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数学学习,现在对于我来说,并没有那么困难了,反而让我在学习上更加的专注,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这么的学习劲头,当然,不止是数学。
数学,其实不难,只要你肯学,一定可以学会的,加油!
数学小论文 18
放了假以后,在家里没有事干,作业就剩下作文了,于是我就拿着计算机混乱的按了起来。呵呵,我看到前面有几个数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就看见前面有两个字的游戏就开始玩了。
只看见显示屏上显示出了4个数字【4.7.5.6】咦,这是什么,要干什么呀?我的好奇心又被这个神奇的游戏给迷住了,心想【这是什么呀?】我把目光放到了计算机键上,一看,原来是24点游戏呀,这可怎么办呀?我小心翼翼拿笔和纸记录了下来,慢慢的慢慢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最后,我成功的将这道题算出来了,步骤是这样的【7加5等于126减4等于212乘2等于24。】我当时很开心,但又觉得时间用的太长了,每天我都在被窝中带着疲倦和劳累玩这个游戏。现在我成了一个24点游戏王的`称号,你听,【2.4.3.10】小意思,太简单了【10减4等于64加2等于630减6等于24】呵呵,你对这个24点游戏是不是觉得有点有趣呢?你对我这个24点游戏王的称号服不服呢?
现在,我和计算机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就像汉堡包一样夹着我的游戏和我的智慧。
数学小论文 19
说起书数学人们定会想起枯燥的数学,呆板的符号,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今天,我发现数学也很有趣了。
今天,我去信箱拿信,发现信上面的邮政编码都是214028,这时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21也就是前两个邮编是代表哪一个地区,而21则是代表江苏省苏南地区,4是代表哪个邮区,在这儿,4就是代表无锡市邮局,0是指哪个邮局,在这里,0就是等无锡本市邮局,这里一个数字就代表一个市、镇、村。而这后面的两个数就是表示哪个邮局。了解了这么多,也就是说邮递员要先把一些邮件分发到某个地区,再由这个地区上的邮局分到一个邮区,再由这个邮地局分给投递局,最后,投递局把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所以邮递员的工作也很困难啊!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父母的身份证上面前6个数和我的一样,而后面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终于,我发现了前6个数字其实就是地区代码而后面的几位数就是出生的年月日0是代表站位,而最后几位数则是防止重复的编码,
看来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啊。
数学小论文 20
国庆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写出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的所有角的度数。刚开始,我只能拼出75°,105°,120°,135°,150°,180°的角。这六个角我是通过两个角的和拼出来的。后来发现原来可以通过两个角的差拼出15°的角。这周末,老师又布置了一个作业,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几个角(180°内)?这跟拼有点不一样。通过我的尝试、画图发现,可以画出11个不同的角,分别是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我发现它们都是15的.倍数。虽然花了挺长时间研究,过程比较艰难,但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后碰到这种类型的题,我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数线段和数角的时候,我容易出现差错。当一条直线上有多个点时,怎样做到数线段不重复不遗漏呢?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方法。我们把每一条线段都从第一个点出发,数一数有几条线段;接着我们把每一条线段都从第二个点出发,数一数有几条线段;再从第三个点出发,以此类推,就不容易出错。数角也类似,把每一个角都从第一条射线出发,数数有几个角;再从第二条射线出发,数数有几个角;再以此类推,就能准确写出答案啦。
数学小论文 21
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说到要学好数学是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而数学又服务于生活。自己怎么也理解不过来,直到有一件生活上的小事,使我深信不疑。
事情是这样的:冬天里的'一天,天非常的冷,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树上都积满了雪,外面北风呼啸,我起床后就直哆嗦,问:几……度……了?婆婆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看。我赶快穿好衣服,走到桌子前,拿起温度计看了一下,就问:咦,这个温度怎么在零下,它是几度啊,我怎么看不懂?婆婆说:你自己想想咯?这时,我想到以前在一本数学类的书上看到过,这好像是零下多少多少度,就问:我知道了,这是不是零下一度?你真聪明,这就是零下一度,这个数又叫做负数,指的是比零小的数。如:-2.-6都是负数。在负数前面都要加上一个类似于减号的符号,这个符号就叫做负号,明白了吗?我明白了,比零小的数就叫做负数,负数前面的符号就叫做负号,对吗?你真聪明。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你用心发现,你就能比课本上懂得多得多。
就是这件小事使我认识到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数学小论文 22
我们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是面的旋转,我们重点学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还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学会了怎样测量圆柱和圆锥的高。正方形转一圈会成圆柱,三角形转一圈会成圆锥,梯形转一圈会成圆台,半圆转一圈会成球体。然后是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一面是曲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周围的曲面叫做侧面。而圆锥则是只有一个底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则是圆锥的高。单是第一节课就让我受益匪浅,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圆柱和圆锥。
再下去,我便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虽然算表面积有些烦,但很有用。理解了,用心记了,就不难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很有趣,原来把圆柱可以切割在拼成长方体,而得知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以高。圆锥的'体积计算,施老师用实验的方法,使我们形象地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就不难了。
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以前的我只知道他们只是个体,但现在还知道了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这是生活中的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