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古典园林,精致江南”(第2页)

本文共计31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毫无疑问,这些作业表达出苏州园林江南水乡、古典精致的感觉,学生也了解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实践证明,在讲课的过程中旁征博引,特别是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要首先讲授古代哲学。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1般具备前1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因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1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有人说美术课像语文课,是美术课还是语文课有什么问题呢?这些知识看似和美术无关,但看重的是1种文化的、人文的氛围的熏陶,这和美术在本质上是1致的。加强美术和人文学科的联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对展现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美术课的学科魅力也有益处。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既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也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如何进行跨学科讲授训练,是高中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平时上课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抓住跨学科讲授的目的和要点

  与其它讲课内容1样,跨学科讲授应进行调整修改,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所要讲授的跨学科知识与美术教学内容要相关、准确上,切忌画蛇添足,偏题跑题,喧宾夺主。

  2.平时思考和课堂领会相结合

  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展览活动的时间,有意识进行跨学科欣赏,美术欣赏里的大多数艺术品都是充满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生的赞美、留恋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慨和深沉的思考,这是1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我们要在相关学科学习中去琢磨,去感悟,去和他们的心灵碰撞、共振,从而让我们的情感、思想和作者共鸣,获得鉴赏享受,并能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3.跨学科讲授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并行发展

  跨学科讲授都是美术课的有益补充,2者合为1体,相互依托,共同发展。跨学科讲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的高中美术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几幅画,而是要培养他们建立起“大美术”概念,能主动地、独立地欣赏美术作品,从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多元文化的面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进行跨学科讲授,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它学科联系地思考。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以达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引导学生以1种开放、探索性的审美态度从美术作品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并且在有效获取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参考文献]:《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