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398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适应培养外贸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并且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并鼓励外贸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步优“化双师”结构,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七、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1.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聘请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所以,高职院校应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与外贸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共建协议,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对稳定,培养外贸实用型人才。在实训中,使学生直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谈判等方面知识,掌握企业商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实现“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
总之,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为人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外经外贸专门人才。
国际贸易论文(第4页)3
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越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在整个国际贸易商务活动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传统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电子商务和传统的贸易形势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得到远远高于传统商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全球贸易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世界资源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各国之间的交易更为频繁,企业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1.1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一个采购交易的平均管理成本是在130美元,但是采用了自动化的软件后其成本可以降低近七成,网络平台可以对多个分销点进行资金的统一管理,让资金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通过网络平台,企业可以更加快捷地向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进销库存信息,能够更好地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货物的周转率,实现零库存。
1.2改变经营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且还可以降低其经营成本。交易方式的无纸化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样可以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在网络上能够打破传统的空间距离,能够让客户和企业实现无缝隙接触,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客户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
1.3减少贸易壁垒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贸易壁垒,同时可以减少宗教信仰的限制,提高公司公司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1.4高效率的营销
企业网站能够把企业的信息让更多的客户知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失效性、经济型和广泛性,企业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制作网页,发布广告,这些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企业的信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产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不再受到地域限制,能够足不出户地挑选品质好,价格便宜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