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正文

国际贸易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98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为了培养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还应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懂WTO规则的外贸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改革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把活模块”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等。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外贸案例教学,将学生引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巩固所学外贸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模拟公司教学法。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在人为创造的仿真商务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地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成员开展工作。公司的业务,如:商品、单价、经营方式等,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来进行。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商检、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这种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行为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3.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存、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外贸岗位的需求。这几种方法,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外贸理论加以演化、通俗化,使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有利于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比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四、教材建设

  构建一套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选用或编写具有高职特色,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要优先选用规范的高职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其次,要不断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始终瞄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和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书本中没有涉及的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本学科、本专业上最前沿的经贸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如: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在选择外贸英语函电教材时,内容要包括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几大部分。在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杂志等传媒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跟踪和瞄准专业学术的前沿问题。我国加入WTO已有好几年了,可以结合外贸教学的有关内容,举行WTO知识讲座,讲解WTO最新游戏规则,使学生获得最新经贸知识,并能了解国际经贸专业学术的最新动态。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有些教材要进行整合、归类,突出重点,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技能上强“调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与此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和教学音像制品。

五、改革考试办法

  考核办法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每门主干课程都建立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大纲和细则。考试改革要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上来,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理论课程中可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等,开卷、闭卷均可:在实践性课程中,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特别应注重实践性考试,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直至达到目标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