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正文

关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2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建立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与单证实训室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结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跨国际的贸易往来逐年增加,而我国又是一个出口大国,频繁的对外贸易,使得相距甚远的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以电话、传真、MSN、电子邮件等间接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包括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以及与客户交流和应变的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有必要建立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不断加强学生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同时配备有企业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操作,让学生能在仿真的外贸环境中完成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能力转化;其次,在国际贸易校内实训课的基础上,如果在单证实训室通过模拟上机操作完成,就使得学生仿佛置身在一家外经贸企业从事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际商战的技巧。

  (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我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听取一线企业人员对国际贸易业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定期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探讨教学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研讨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围绕“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深入贸易企业实习。先后在等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院聘请有贸易企业经验的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为企业的客户提供培训;合作企业每年可以从我专业优先选拔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尽可能满足企业的希望与要求,我们定时听取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培养意见,并参考所提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增减教学内容。我院加强同企业的合作,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从而开辟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第三个课堂。学生在企业接触到具体业务的实践过程,熟悉现代化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并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实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企业工作现场实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企业实习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本领的“硬环境”,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是培养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的实训基地,从而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企业可以对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直接留用,实现我们培养的接班人与企业当班人的零距离对接。我们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探索专业、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新模式将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的社会地位会得到逐步提高,会得到企业的肯定、社会的欢迎、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此外,我院和企业互聘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技术顾问,解决教学和实训的问题。学院每年聘请企业专家到校讲课,专业教师也经常到贸易企业学习和交流。 (五)采用“实例演示法”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实例演示法展示给学生实际业务中使用的真实单据,使学生对每种单据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给出学生具体的业务背景资料让学生动手操练填制各种单据,同时实训教师进入到全程指导阶段,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点评。此外,我院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注重关联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系统合理地安排《国际贸易原理》、《外贸函电》、《外贸谈判》、《外贸英语》和《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已有的关联课程知识逐渐融合到本课程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教师须定期对课程体系的安排和授课情况进行沟通和讨论,以确保授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针对些现实和实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大作业或写小论文,教师可列出参考资料目录。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