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荐)高中物理学习论文(第12页)

本文共计3613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和实际生活中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物理问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完成《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内容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测自行车所受阻力的方案,并且应用其自己所设计的方案估算一下同学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由此可见,教师在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探究性学习模式价值发挥出来,就一定要意识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生活出发,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探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其教学方式也十分地灵活多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杏.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xx,(66):140.

  [2]余长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xx,(02):79.

  [3]罗燕斌.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20xx,(07):85.

  [4]徐积风.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01):80.

  高中物理学习论文10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通过积极参与及探索来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促使学生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居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高中物理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实践能力、自主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严重缺乏,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学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及传统教育方式,进而采用科学化的探究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为学生组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但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课堂完全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其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这样会使得探究式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高中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学习行为的自主控制能力,进而无法从全局着手,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把握高中物理课堂的探究重点,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高中物理“弹力”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弹力测量方式,一部分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就能够具备“自己力气多大,那么弹力就多大”的认知,如此,教师就能够利用这些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有效验证个人设想,组织学生选择更加有效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计探究性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

  作为高中物理探究活动中的'关键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设计实验及实施实验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进行物理实践活动提供有效支持。由于一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由于并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实验练习中而导致其缺乏实践机会,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营造更加轻松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例如,高中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硬件设施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中,教师需要与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协调工作,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猜想,进而设计物理探究性实验,为探究性活动提供有效保障,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