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不同级别护士当前水平自我评价得分
通过组间比较,除了“药物知识”“仪器设备知识”“疾病知识”外,各级别护士当前水平各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和三大框架评分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护士的业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级别的提升,业务水平逐渐提升。
3讨论
3.1护士群体的当前水平偏低,培训需求大
国内研究显示大多数临床护士认为开展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他们对培训的需求非常高。对于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培训新技能和新能力是必需的。无论是当前工作需要,还是个人发展需求,整个护士群体(N1~CNS级)对培训的需求都较大。
3.2不同级别护士对培训需求的侧重点不同
有不少学者对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了分析。低年资护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不熟练,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沟通能力差。当低年资护士成长为护理骨干后,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尚需培训,尤其是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资护士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工作责任感强,参与科室的教学、管理工作,她们的培训需求更侧重于这些方面。护理并非只是实践性工作,需要加强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无论护士岗位体系怎么设置,其都是按照不同的职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同能力要求对护士进行的不同管理和分工。现代社会护理服务正向着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每名护士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各自的工作。而与时俱进的现代护理管理,也给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者需要更加清晰明确不同岗位级别的护士的培训需求,更好地开展培训,帮助临床护士保质保量完成护理工作;在设计和安排时,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培训,更好地落实临床护士岗位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