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1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用冈3这种方法加速粒子,获得的能量也不够大,只能达到几十万至几兆电子伏。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突破电压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呢?
2.可否再加几个电场,让带电粒子逐一通过它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图3上改画成图4)
3。仔细推敲一下它的可行性:按图4所示的方案,真的能实现多级加速吗?——在相邻两级加速电场的中间,还夹着一个反向电场,当带电粒子通过它们时,将会受到阻碍作用。
4.用金属圆筒代替原来的极板。(在图4上改画成图5)这样,既可以在金属圆筒的间隙处形成加速电场,又使得圆筒内部的场强为零,从而消除了减速电场的不利影响。
5.电源是否做点改进?——为了简化装置,我们可用一个公用电源来提供各级的加速电压。(在图5上改画成图6)
6.若电源的极性保持恒定(例如始终A正B负),你认为这个粒子能够“一路顺风”,不断加速吗?——为了实现带电粒子的多级加速,应该采用交变电源。
7.电源极性的变化还必须与粒子的运动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即要满足同步条件,这是确保加速器正常工作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8.如要保证同步,电源频率有要求吗?应该越来越高才行。
9.刚才讨论的这类加速器,人们通常称之为直线加速器。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注入器部分,就是一个全长200多米的直线加速器,这类加速器固然有其优点,但它的设备一字儿排开,往往显得拖沓冗长。我们能否寻找一种既可使带电粒子实现多级加速,又不必增加设备长度的方法呢?
10.如果只用一个电场,带电粒子经过加速后还会再次返回,那就好了……用什么方法能使粒子自动返回呢?……
生:(豁然开朗)外加磁场!利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可使它重返电场,再次加速,
可见,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并在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物理教学大纲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必然对物理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新理念的设计特征等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新观点的接受、新要求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转变过程,教学设计的新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广大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标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