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物体未滑动前弹簧秤已经具有示数,预示着静摩擦力的存在,为进一步学习“静摩擦力”埋下了伏笔。
2.2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
对于一些实验器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如“弹力的产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的许多学习用品往往可以用来模拟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情景。书、文具盒等可用来模拟物体的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铅笔、钢笔等可用来模拟通电直导线;笔尖指向表示为电流方向,用于分析磁场及安培力。橡皮、鞋带等可用来分析单摆,圆锥摆,及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等等。 2.3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去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用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用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将两个铝质易拉罐剪成的铝圈分别用胶带纸粘在吸管的两端,并将其中一铝圈剪断,将吸管搁在一个废灯泡上,用强磁铁做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2.4实验优先。
创造一切条件给学生做实验。只要条件允许,能够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决不能用嘴说说了事。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多媒体教学非常盛行,虚拟实验,网络实验,用课件来代替实验,甚至就用虚拟的实验室代替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教学比比皆是。当然,虚拟实验突出重点,突出原理,突出细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利,但它毕竟是虚拟的,理想化程度过高,给学生以不真实的感觉。所以,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实验条件来完成教材中的这些实验,给学生以实事求是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例如:在讲到“动量”时,给学生留个课后小实验:要求让一个生鸡蛋从五楼自由落下而不破,所用的实验器材辅助材料的重量不超过一个鸡蛋的重量。学生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报纸折成帽子形状将鸡蛋放置其中,有的给鸡蛋安装了降落伞,底部用泡沫塑料做缓冲,有的利用氢气球等。尽管做法千奇百怪,但都是围绕动量定理展开,只有延长作用时间和减小落地时鸡蛋的动量,才能减少地面对鸡蛋的冲力而使鸡蛋不破。动手实验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挥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去做。
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行做。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好的教师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的作用是使比赛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犯规了,就得响哨,如果裁判成为一场比赛的明星,或者成为场上的焦点人物,我们可以断定,那场比赛的裁判肯定有问题了。同样,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始终是一个帮助者。在学生学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或是出现技能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以指导,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应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4.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让学生常到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增强其实验能力。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教师指导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落实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而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5.克服教师自身的弱点
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任何内容都感到新鲜,动手做实验的激情很高,只要条件允许,能做的实验就尽量准备给学生动手做,使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教了好几届学生的教师,“教滑了”以后,在实验方面就懒得去动手做准备,自己总认为做实验耗费时间很多,作用也不大,就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画一番,讲一通就了事。我们要克服自己这方面的弱点,尽量使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使每届学生在这方面都得到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