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反思(第2页)
本文共计58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1、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2、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反思3
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个必修一的教学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其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则要向学生介绍一种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其规律解决问题。
现就我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课,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二是分析论证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
一、成功之处
1、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单凭演示实验,学生很难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因此,让学生通过手中的课本和几张纸分别进行两次实验(两物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两次分别是展开、团紧),观察下落的快慢。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然后用牛顿管实验验证。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定义效果要好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