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创新教育呼唤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由此看来,传统教育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要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敬,相互爱护。它既不否定“尊师”,也不否定“爱生”,是对“尊师爱生”的批判性继承,“互尊”和“互爱”是师生之间平行的、双向的行为。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是权利义务对等的师生关系;它打破了“唯师是从”的传统师生关系,老师不再是“目中无人”的传道者,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先学者。

  只有“互尊”,教师才能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宽容学生的过错,用爱心去欣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每一成果,努力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让学生的优点在表扬中放大,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被克服,让他们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只有“互尊”,教师才能以先学者的身份去激思、启疑,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去获取新知。只有“互尊”,才能让学生把老师当成可亲可敬,可以与之相互探讨,相互信赖的朋友。只有“互爱”,教师才能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和谐、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学生也才会被教师的真心、爱心和热情所打动,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只有“互爱”,学生才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勇气。只有“互爱”,学生才会在教师所创设的自由和谐的创新氛围中,释放出创新的能量。

  “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来。它尤其需要教师“爱生如子”的热情,需要教师多给学生权利,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存疑,需要教师多给学生自由。有了这种“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才有了实施的基础;有了这种“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才会让学生的思维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有了这种“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处于全球经济的支配地位。教师朋友们,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和热情去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携手共建这新型的、令人羡慕的、朋友式的“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吧!

参考文献

  【1】专著《教育新理念》作者:袁振国责任编辑:杨晓琳书号:ISBN978-7-5041-3996-2

  【2】引用了该书中第四章《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96-119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