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第2页)
本文共计33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对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通常做法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在国际上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SA8000是1978年8月由美国的非官方组织“社会责任国际”( SAI)发起并实施的一个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工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标准管理体系。从2004年5月起,美国、欧盟开始强制推广这一标准,要求跨国公司在采购商品时审查对方企业是否达标,如未达标必须取消订单。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和日用五金等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口欧美国家时都已遇到SA8000的要求。
2008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19号),倡导广大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8年5月,义乌市出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乌标准”,2010年8月,杭州市出台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使该两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有了量化评估的标准。通过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四,对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八点建议
企业是一个生命体,是区域经济的支撑,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政府提供税收的同时,是否主动承担起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等社会责任,势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稳定职工队伍,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考核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有章可循十分必要。
1、总结推广义乌、杭州等地经验,建立既适合当地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标准。着重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市场责任、环境责任、用工责任、公益责任等予以明确。对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产品质量、环保减排、低碳节能、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公益慈善、社会评价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评价。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社会责任的推行,并设置相应的社会责任考核指标。
2、建立健全有利于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评估表彰制度,激发企业和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对通过考核评价履行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政府应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资源配置、融资协调、各类评先、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面享有优先权。要正确引导和培养企业和企业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和员工在平时的日常行为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3、加强领导,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合力。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党政领导、企业主导、工会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新型的政企关系,持续定期发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面真实地展现企业公民形象;政府应该制定政策鼓励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这包括税收和奖励,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对于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要让其增加责任成本。二是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企业和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义务和责任,促使企业主动履责,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职工体面劳动,正成为世界各国工人和工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会首先要通过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责任问题,要使企业认识到,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真正把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到位。三是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传法律法规,监督企业规范各种行为,预防和减少各类侵权案件的发生,促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观念,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相互兼顾。四是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参与,各媒体要深入宣传社会责任履行好的企业和企业家,弘扬正气,以典型引领社会,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