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出版业及其对音乐生活的影艺术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5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四,版权法的普遍实施,增加了作曲家的出版收入,一定程度上刺激更多年轻人选择音乐作为职业。
由于权益可以得到保障,作曲家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职业作曲家不再像过去在宫廷中那样,只有得到贵族的赞助才能维持生计,他们获取经济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有天赋的年轻人看到了美好的前景,选择从事音乐也就不会再忧心忡忡了。
此外,还有其他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归纳。欧洲音乐出版业与音乐生活之间的关系存在许多复杂的构成因素,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具体分析。音乐出版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只反映在作品生产的数量、传播范围、体裁形式,还有作曲家的经济收入方面,并不能用以解释音乐作品的艺术质量,也不能左右作曲家的美学追求。我们不能认为在教会和宫廷音乐时代,由于赞助人的要求是重要的而认为赞助人是音乐创作的主体,对音乐创作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作曲家始终是以自己的人生感悟来创作音乐,不会因为经济条件的制约而发生改变。在教会和宫廷音乐中如此,在音乐出版占重要地位,大众音乐趣味被重视的时代,亦如此。
注释:
①(英)唐纳德·克鲁梅尔著,戴明瑜译.“音乐出版发展史”,载《交响》1998年第2期。P27—P31.
②古登堡(Gutenberg),德国活字印刷发明人。
③同①.P30.
④⑤⑥⑦⑨转引自伊沃·苏皮契奇著,周耀群译.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P121、P184、P186、P188.
⑧参看诺贝特·埃利亚斯著,吕爱华译《莫扎特的成败——社会学视野下的音乐天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第四章中深入地探讨了工匠艺术和艺术家艺术的区别。工匠艺术是为特定的主人,按照其指示与需求来进行创作,而艺术家艺术则是相当自由的创作,是为匿名市场中完全与艺术家同等地位的听众群体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