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第2页)

本文共计29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设计发散式问题有利于思维的训练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灵活度与发散思维的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地设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可出示一道这样的开放题:一瓶矿泉水1.00元、一瓶汽水2.00元、一瓶啤酒2.50元、一瓶可乐4.50元、一瓶鲜橙汁5.00元、一瓶胡萝卜汁6.50元,请说说()是()的()%,看谁的答案多。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多个答案,当学生说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一瓶汽水和一瓶啤酒价钱的22.2%,一瓶矿泉水和一瓶汽水的价钱是一瓶可乐、一瓶鲜橙汁和一瓶胡萝卜汁价钱的18.75%等较为突出的答案时,教师应给予表扬,当学生说出两瓶矿泉水的价钱是一瓶汽水价钱的100%时,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这类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借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设计相近式问题有利于思维的训练

  要使学生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得到发展与提高,还必须加强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讲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必须复习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并把它们归属到一个知识整体中去。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加减式题都必须计数单位(或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讲新课时,可以设计出相近式问题: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首先要怎样?③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过对这种相近式问题的逐一思考,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行类比思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减→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相加减。

发掘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有利于思维的训练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例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树的周长、操场的周长、圆形水池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等。教师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之,思维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积极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参与到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阅读全文